自打流浪地球上线以来,从开始的默默无闻一直到后来口碑相传,小破球的票房在写这篇文的时候也终于达到了45亿多的高度。
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中国大陆似乎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科幻片,而该片的主创对它的期待也仅仅是不赔钱仅此而已。当然结果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口碑上它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本人没看过原作,我和小伙伴大年初一的时候本来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情去看的,本人还有严重的战狼ptsd综合症,一开始的时候每每当吴京露脸的时候、说话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地笑场。但是当后来情绪代入的时候,渐渐沉静之后,这部片子带给我的震撼是近年来其他片子所无法比拟的(柯幻片除外)。
看完整部影片之后心情也是很久一段时间没有平静,带着地球去流浪,光是靠想就觉得真的是无比的浪漫,就感觉像是富有一种东方神韵的诗意美学。人离开家乡,总会捧着一瓢脚下的泥土,装进小小的瓶子里,走到哪带到哪,就好像从未离开家乡一样,故乡的气息随时陪伴在身边一样。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对家园的眷恋使得我们带着我们的家园去流浪,同时,也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圈才能让我们得以继续存活,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
可是,地球,它想去流浪吗?
地球,也不是只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上还有数以万计百万计千万计已知的未知的有智慧的没智慧的生物存在。
他们该何去何从?
看完电影之后一直觉得少了些什么,久想终于发现,动物呢?别的生命呢?除了榴莲味的蚯蚓干,以及隐约记得有提到过“很少吃肉”以证明有少量的饲养家畜存在,我们似乎在听不见别的生命的名称了。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地球上只剩下人类这一种生物了吗(或许小强哥还活着…)?
不过想想也是,为了保护人类种族自己的存亡,强行停止了地球的公转自转,引发了各种超级灾害,火山喷发海啸来袭超级风暴等等等等,其他的动植物们基本也“灭亡”了吧。虽然有备份的DNA数据之类的,当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吧?
地球自人类诞生之初起,就有多少生物因此而灭绝呢,人们越过重重的山脉,踏过绵绵的森林,跨过潺潺的流水,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树立起钢铁水泥般的牢笼,困住了自己,困住了别的生灵。我们于原野之上猎杀走兽,于峡谷之巅射杀飞禽,然后在他们的土地上、他们的家园上建造属于我们的城市。
于是,常见的随处可见的物种开始消亡了,直到再也看不见它的踪影了,再也看不见它的身姿了,人类才开始思考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人类有错吗?没错啊。弱肉强食是自然亘古不变的法则,成王败寇也是别的种群间常见的规则,最强大的一方成为王君临天下有什么错?
别说是那些动植物了,就连人类自己也是麻烦不断,战争、战争、还有战争。战火连绵,焦灼的烟火摧毁了多少人的故土,迫使离开家园,走上流亡之路。
前不久还和家里人一起看了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在国军的要求下傣族人训练奴役大象,以抵御日军的战火,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战尘滚滚吼声震天势不可挡,然后他们全部战死了。在战争里,如果死的不是那些战象,就会有更多的同胞牺牲,然后面对对方更猛烈的炮火,因此“我们只能这么做”,哪怕是得罪傣族人村落信仰的象神,也要用这种战术,为了更少的牺牲,为了更早来到的和平。
保护人类同胞,还是保护一方生灵。在流浪地球中这种电车难题也有自己的解答,以牺牲一半人口和绝大多数的生灵作为代价,以支持人类的种族延续,毕竟我们是地球上最具有智慧的生物,我们甚至拥有复刻别的生灵的能力,只要我们还活着,那么别的生命体通过我们的科学研究,终将得以复活重生。
所以人类有错吗?人类当然没错。站在宏大的全人类的高度上,站在全人类危急存亡的关头上,是我我也这么想。首先保护自己,才有能力去保护别的生命。
但是,用DNA复刻出来的生命,那些动物们,那些具有智慧的动物们,它们还是“原来的种群”吗?DNA数据完全一致,体态特征一模一样,它们就是原来的物种啊。是吧,或许是吧,谁又知道呢。
自流浪地球上映到现在,大家都热衷于讨论“流浪地球计划”的可能性,有关心能不能成功的,有作公式探讨的,讨论木星引力的,讨论洛希极限等等等等,却只有小部分的声音在探讨关心地球本身的环境该当如何。“流浪地球计划”的顺利进行,就会如同影片那样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无可比拟的破坏,满目疮痍的大地暴雪肆虐的城市。
到底是地球在流浪,还是人类在流浪呢?我们是在拯救地球,还是在拯救我们人类自己。我们当然是在拯救人类自己,而已。为了人类种族的延续,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所以我们才带着地球去流浪。尽管破坏了地被,尽管污染了海洋,尽管牺牲了那么多,但是最终得以让我们本身延续下去,或许别的生命也就还有救,我们是如此想着。
可惜我们现在的环境其实也并没有好多少,比起电影不过五十步笑百步,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更多的物种面临消亡。“这真是一场一边呕血一边奔跑的马拉松”这句话真是合适不过。
“按照影片的设定,经过了100代人的努力,泊入到比邻星轨道,地球可能已经不是那个地球,家园也可能已经不再美丽。有人大致算过,不考虑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单纯达到5%光速,地球就需要失去9.5%的质量,这意味地壳和大部分的上地幔都保不住了。但我希望我们还是不要打地球表面那一点点水体的主意,不然,到了比邻星,我们依然无法从头开始,那里依旧是离家最远的地方;与其梦想着带着家去远方,不如好好维护我们的地球。”
2018年10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IPCC 全球升温 1.5℃特别报告》,这份报告引用了40个国家91位作者和编辑超过6000篇的科学文献,有全球数千名专家和政府审稿人一起贡献完成,得出的结论令无数人震惊:目前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已经升高了1℃,如果按现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速度,将在2030年到2052年之间升温到1.5℃,并将持续上升。许多海边城市将因为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而被淹没。而当全球升温超过1.5℃到达2℃时:99%以上的珊瑚礁将会消失,全球将至少增加4.2亿人口,面对频繁的极端高温热浪天气。由于气候变化而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人口将增加50%……
近年来极端天气也是越发频繁,比如最近包邮区的连绵细雨不断(怨念),希望电影中的那天永远不会到来吧,与其到时流浪,不如现在就好好保护,强大的视觉盛宴过后,留给我们的思考其实有很多,以及人类灭绝与否其实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地球上每天有超过二十五个物种灭绝,人类再怎么努力也是改变不了的。地球会永远的呆在那里,而人类只是匆匆过客。
提笔至此,也算是胡言乱语完了。本来想着是聊一聊影片中对于动植物的设定以及环境方面的探讨,结果写着写着不知道写到哪里了,也是第一次写这种文,不是为了做键盘侠,也不是为了杠什么,请多包涵。
有些段落是带着反话写的结果看着却也很正常,有些是作褒义内容写的结果却有点像反话…效果可能不是很好,但是还是想说:我们在拯救的并不是地球,而是我们人类自己。一切的一切的想法都是人类按在别的生灵身上的,动物可不会像人类一样思考,所有的想法都是“我认为”以及“你认为”仅此而已。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说起来都是空话,身体力行又何其难,但是每当偶尔想起的时候,多提醒提醒自己就好了。
当然,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你连一只小强哥也不去打,只是想表达下我自己的观点想法而已,文章中最后部分内容引用自百度,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更多,以及希望大家能思考下关于电影中以及现实中的生态环境,感谢。
有想法的小伙伴欢迎在评论区理性讨论,文笔可能缺乏逻辑,甚至有混乱的情况,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再次感谢。
最近也学着建立了一个个人的公主号ximuximu777,更新的推基本都是杂谈类的,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