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问他们,“请先定义‘快乐’?以及,你的快乐程度如何?”
我继续追问,“如果以牺牲未来更多更大的快乐为代价的话,你还会选择即时享乐吗?”
也许你会说:“哎呀,快乐就是一种感觉嘛,自在、放松就好啦,谁会想那么多嘛。”
是啊,谁会想那么多呢?就像人们经常说的,“你整天想那么多不累吗?”
而我想说:“思考对于大脑的消耗,就像是锻炼对于身体的消耗一样,当然会很累;但是,锻炼过后的身体会感觉畅快无比,而思考过后的大脑也同样如此。”
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如果有些事情在你还没有思考清楚,甚至连思考都没有思考之前,就去做的话,很可能会透支你的未来。
就像上文提到的我追问的那个问题一样,我想,你更应该做的是——三思而后行。
在你生活当下,有一种现象十分流行,即“先享受,再消费”。比如,你可以选择先把你喜欢的车开走,再慢慢还车贷,你可以先住进你喜欢的房子里,再慢慢还房贷。
不可否认,立即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会令人深感快乐和满足。然而,这种快乐和满足,却是以你未来几十年的很多事情都不能满足为代价的。
当然,绝大多数人即便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会选择妥协。想来,其原因在于,首先,那种即时满足给人的刺激实在是太过于强烈了,以至于,这会让绝大多数人缴械投降。其次,也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好像也都是这么做的,类似,车贷房贷本就是稀松平常啊,所以,你这么做的话,也显的是那么的自然而然,那么的光明正大,甚至是那么的理直气壮。
所谓随大流,即是如此。
而随大流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当然,你告诉我说你就想做一个普通人,那么你当然可以这么做。但是,我猜,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也许你根本就意识不到你在随大流吧,或者,你也根本就意识到,当你选择即时满足的时候,你在被情绪所左右,你在被人类固有的基因和激素所控制。
然后,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你说我本就想做个普通人,来为自己开脱。
有这样一种得到绝大多数人赞同的人生观,叫做“活在当下”。这四个字有时会让很多人感到到热泪盈眶。可是,在我看来,所谓的活在当下,其实与即时满足别无二致。反正,当我意识到此,我便选择了另外一种人生观,即“活在未来”。
这就有点像是我摒弃了“即时满足”,而选择了“延迟满足”,因为,我开始意识到这么做,会让我在未来有更多的选择。
这不禁让我想起曾经看到过一则公众号文章下的留言:
“哦,我懂了,你的意思不就是说要我延迟满足,要我摈弃一切七情六欲,专心的赚钱吗?”
作者回应道:“部分对了。因为,我之所以让你摈弃眼前的七情六欲,其实是为了让你以后体验到更多更好的七情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