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保护到企业幸福责任
大学时我读的是土木与环境工程领域,那时候社会上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相关议题,但曲高和寡,真正重视环保也付出行动改善的企业很有限。
但这十多年过去,现在的企业如果不重视环保,只要一经媒体披露或被民众发现,如果不限期改善,就很难再经营下去。
其实重视工业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一个阶段,包含欧美在内的许多开发中和已开发国家中都曾经历过,然而当经济慢慢富了起来。
我们终于回过头来反思,我们为求经济成长所牺牲的环境,很可能会持续造成我们更大的损失和伤害,于是,这变成一种连锁反应。
同样的,过去的企业为求生存发展,于是很合理的要优先重视公司生产的绩效和目标成果,但不断加班超时工作,也衍生不少同仁因压力大产生心理病症,甚至是过劳死等问题。
根据2013年劳动部统计,台湾劳工平均年工时数为2124小时,比平均年工时数1388小时的德国多出736小时,若一天工作8小时来换算,台湾人每年竟然比德国人足足多工作了三个月呢,但重点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好像没有德国好耶,似乎在这背后有很多隐藏问题。
虽然薪水可能稍微提高,物质生活变好,但感觉自己不快乐或没有成就感的员工人数,似乎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所以也难怪这几年,我们企业讲师在「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的相关课程都一直很热门。只是当我们开始透过课程治标之后,是否也应好好思考治本之道呢?
在2011年5月,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首度发表「美好生活指数」(Your Better Life Index),同年联合国大会(UN)也在宣示,要将「快乐」与「幸福」,纳入未来发展策略的重大优先目标。
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曾说:「企业经营的目的,不是赚钱而已,而是要让员工幸福,幸福也是赚!」
义奇美集团的创办人许文龙更说:「经营企业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应使所有的人—包括员工、经销商以及社会—获得幸福。」
因此他当年让员工认股、分配盈余,并于1988年首先实施周休二日等制度。
曾夺得台湾十大幸福企业之首的台积电公司除了优渥薪资,更透过各项员工福利政策及措施,让员工感觉到幸福,比方管理工时不加班、社团和家庭日活动、鼓励同仁担任志工反馈社会和员工分红等等…
中华征信所在产业幸福指数调查指出,愿意分享(工作薪资)以及稳定保障(福利制度)的优渥条件外,接纳创意(工作内容)、创造挑战性(工作成就)、创造职位扩大投资(升迁机会)是幸福产业的五大面向。
其实这些幸福企业的营运大多非常好,因为当员工幸福了,自然会很直接反应在日常工作态度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上面。
员工愈幸福获利越高
在天下杂志500期《员工愈幸福企业获利愈高》作者萧富元文章中,详细整理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幸福与全球成功》报告(Well-being and Global Success)内容。
表示员工最幸福的时刻是:
1.工作目标明确,而且这目标是公司大方向的一部分(任务重要性)。
2.对于如何工作,员工有合理的自由与弹性(自主)。
3.员工能胜任工作需求,并且充分发挥技能(工作适配)。
4.直属主管有人际关系与专业管理才能(管理才能)。
5.工作的安排上,能注意到公平和程序正义(公平)。
6.对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够敏感,小心管理出缺勤,必要时调整工作,并协助就医(心理健康意识)。
曾连续十五年蝉联美国《Fortune》杂志「一百大最佳雇主」的赛仕计算机软件公司(SAS),获利祕诀是「聪明花钱」,不吝于大手笔聘请五十三位全职医护、心理治疗师等,来好好照顾员工健康。
赛仕创办至今36年,赛仕营业额成长20000倍,且从未出现亏损。创办人古德奈(James Goodnight)说:「企业有很多责任,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让员工很开心且努力工作。」因此哈佛商学院将他选为「二十世纪美国伟大的商业领袖之一」赛仕真是幸福企业的表率之一呢。
透过教育训练带给员工幸福感
若以教育训练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协助企业更幸福的方式呢?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不错的课程,就是要先了解自己企业目前的氛围状态,并找到能够好好沟通、对焦的老师,再规划辅以合适的方法和内容。
就我初浅经验举例分享,有次在内湖上主管的团队领导课程,我先引用两位恩师陈怡安老师所说的「人仆精神」和杨田林老师所说的:「好企业就是好学校,好主管就是好老师」给Team Leader们来勉励大家。
并以「践行人仆之道,创造幸福企业」为课程主轴,如果我们当领导和主管的,都能有服务同仁的健康心态,而非说教指挥和高压管理,并以心待人也学习些教导和沟通的技术,或许彼此的心可以更靠近。
课中并以美国FDT《克服团队领导的五种障碍》 (Overcoming the Five Dysfunctions of a Team)品牌课程,来做关于「组织健康」的汇整讨论,FDT是一套非常有系统,内容共五大模块的「有机」引导课程,当初赴中国上海受训时,也解答我这十几年来投身教育训练产生的迷惑。
之所以说它「有机」,是因为这并不是传统刻板,只强化知识、技巧和解答给到企业同仁的课程,而是由组织在实际参与课程中,共同来真正面对、思考和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并有效地提出具体行动方案与首要目标,因此FDT是一门看似平凡,但却非常神奇的课程。
这些年我发现许多企业上了很多课,的确都是想让组织变得更聪明,更加有优势和竞争力,却忽略了另一个真正该注意的核心关键。
比让企业组织聪明还重要的事
本课程创办者——派屈克•兰奇奥尼(Patrick Lencioni)曾被《财富》杂志选为「你一定要知道的管理大师」、被 《华尔街日报》 选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商业讲师」,兰奇奥尼在他的另一本畅销著作 《优势︰组织健康胜于一切》 便明确指出了这个关键。
"
兰奇奥尼:「有98%的组织都将焦点放在如何让组织更聪明,他们把绝大部分的资源拿来投入策略、营销、财务、技术等传统领域改善。但具备聪明才智,只是组织生存的基本条件,真正能让企业与组织胜出、一再成功的优势,却是健康的体质。」
"
是的,聪明不等于健康,不健康的企业,当然很难成为幸福企业。
企业组织要健康,千万不能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忽略了企业组织的健康跟人的健康一样,环环相扣牵一发动全身。
治标也必须要治本,我曾有一次脚痛,医生告诉我少走路并换双好走的鞋子就会好,但后来并没有改善,直到另一位医生才发现问题来自于坐姿压迫脊椎,换了张能支撑背部的椅子,脚痛就好了!
当某些企业以为业绩下滑,只是因为销售部门不好,于是猛上销售秘诀的课程,却忽略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企业跨部门之间的缺乏信任与各自为政。
于是开会时销售部门怪产品部门的质量控管不好、产品部门又怪研发部门在设计上就有问题、研发部门最后又推说明明是销售部门自己办事不力还找借口,会开完了,问题没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