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微信推出了单独的app——”微信读书“。在读书领域展开攻势的微信,这次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
经过第一个星期的试用,总算有点谈资,写给大家感受一下。
微信好友600来位,在互联网圈工作的人在30位左右,对于微信的敏感度比较高。截止昨天,我的微信里显示一共有32位好友使用了这一应用,符合好友数目。
对比读书时间:从27号发布到昨晚,个人以10小时排名上周第一,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5个小时和3个小时。
不过这并不能得出什么结论,因为我在研究这个app,我自然会高一些。后面也会分析原因。
使用体验:整体的流畅度没有问题,首页显示的是好友正在阅读的书籍,而这个功能可以在个人阅读的时候关闭,不让好友看到。
有趣的是:为了增加其重要程度,微信读书将其放在功能栏的第一个位置,凸显其重要性。看来,做社交出生的微信认为:相比于你去书盈四壁的书店找一本书,还不如看看自己的好友都在读哪些书,帮助你做出选择。在这一点上,微信app的选择相较于其他读书类app有所不同。
第二个功能则是书城了,经过和朋友讨论,书籍的更新不快,价格相比较也比同类的豆瓣贵一些,这也让几个被我拉进来的朋友表示不满的地方。电子类图书的敏感程度比纸质书更高,在人们心里:总觉得买电子书是一种亏本行为,只有纸质书拿着有稳妥感。
第三个功能则是类似于朋友圈的书城了。与朋友圈各种消息的繁杂不同,只有分享一本书才能发表意见,这样看来整个书城的内容就显得高大上了,在一个人人都讨论书籍的朋友圈,朋友们的逼格真是高。不过和朋友圈发文字相似,书城里也有类似的逻辑发表纯文字,但是不支持图片啦。
第四个功能就是自己了,账户、消息以及在微信运动上引发流行的排名功能也在这里。不过这个排名的门槛实在是高。
与微信运动不同,人们通过简单的移动,也就是只要触发了重力感应器,它就会默认你的运动行为。因此才有了这个新闻:
微信读书app的机制则是要精确停留在阅读书籍的页面,如果出现手机黑屏,都无法视为正在阅读书籍,也不会将时间计入阅读时间。
这样下来,想要在微信app里排名靠前,门槛就非常高了,甚至可以说是实打实地在看书。
爱慕虚荣,又想靠书籍来凸显自己品味的可能性被彻底磨灭了。爱看书的用户才能真正成为微信读书早期的种子用户。
从读书这件事情来说,阅读一直就是一件门槛极高的事情。不管国家怎么宣传,都无法掩饰人均阅读量的偏低,但是即使是人均阅读量偏低,人们也愿意进入书籍这个领域进行尝试。一是因为总量仍然很大,二是很多精英阶层都是爱读书行列之人,消费能力比普通人强很多。
其次,在微信阅读app出来之前,阅读市场已经被瓜分得七零八落,多看收于小米旗下,几千万小米用户都被预装了多看阅读;豆瓣阅读更是几代文青的长期驻扎地,还有多类阅读app也在角逐厮杀。微信阅读能否在已经被包裹上重重纱布的阅读包围圈突出重围,利用自己的社交优势打造出自己的差异化,还值得一看。
分析这些的同时,仔细问了问身边爱读书的好朋友,为什么不尝试使用阅读类app,得到的答案分为两类:一是割舍不下纸质书籍的磨砂感,二是在电子阅读上kindle成为了目前最好的阅读机器。
看来,微信阅读的未来的对手不仅仅是同类的app,还有硬件方面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