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歌》读书笔记8

时序体民歌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类别:十二月体、四季体、五更体。顾名思义,指在民歌唱词中以月、季、更为计时单位分节歌唱之体式也。那我这次阅读的章节《时序体民歌与月令文化传统》便主要从“时序体”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叙事模式来阐述这三类民歌歌体在流传中的音乐风格特征。

在对三类民歌歌体进行大致的了解后,足以看到这种不同的歌体在千年的流传中仍然保持着独特的音乐气质,体现了“统一多样”的美学原则。“体”、“式”在民歌文化上展示其音乐本体,该因素于民歌作品中逐渐在趋于成熟中又不断加入新的成分,这一点正是作者所提及的民歌必须具备的美学原则。三类民歌歌体中,月令文化传统是“时序体”中出现最早且流传最广的体式,在叙事模式中种类较多,如对花式、采茶式、孟姜女式、绣荷包式等,它们均以月令为序,以各种活动为依托,从而在各种活动中表现民歌的感情色彩,使得此类音乐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历史价值。

时序体民歌属小调,其曲调常凝练概括地表达某种情绪,或柔美、或哀怨、或欢快。在唱词上较之山歌和号子更富有格律化和艺术性。恰恰是这种反映真实情感的民俗生活与音乐融合,让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动态的表达方式。中国民歌的历史长河中,各体裁都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的考究,如今,研究学者们纷纷致力于其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上来,就是为了能探清音乐带给人的价值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仅对《〈五更调〉的渊源及其流传》这一章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何为五更调?它是民歌小调名,流传至今的传统曲牌,因其...
    TcookiesII阅读 275评论 0 1
  • 接着两章,作者开始对“花儿”进行了展开,分别从花儿曲令的民族属性和花儿研究第一书《花儿集》来为读者介绍更丰富的山歌...
    TcookiesII阅读 277评论 0 1
  • 关于“《下四川》研究”这一章节,作者为我们拟对“四川”为文学母题的一组民歌作个别研究。其中包括四个分布区,分别是以...
    TcookiesII阅读 230评论 0 1
  • 连着两章对甘肃、青海“花儿会”的阅读,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我国北方重要代表性民歌“花儿”的一些表演形式及其对社会的历...
    TcookiesII阅读 286评论 0 1
  • 二、北方草原支脉 (一)概况 由于属于本支脉的民族都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在音乐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加之这些少数民族大...
    Reiko丶阅读 6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