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
来来去去,这么些年,换了不少地方,这一次,我来了深圳。
似乎忙忙碌碌地往来奔走,无奈一直都只是在出发......
从现状回头去看过往,心内仍旧空空如是。这种感觉,让我意识不到在途中。
“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
自起点起,离开那一刻,生命就是在途中,是吗?或许吧,“迷途”也是路途,“弯路”也是路,毕竟,人生该走的弯路一米都不会少。有的人,他的处世原则、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很大程度决定了他的路会走成什么样。
都说艰难的“旅途”会让人更加成长,似乎我的“旅途”太简单乏味了,但是,逝去的光阴,它给了我几个深刻的巴掌,它希望我调整好状态,从“心”出发。
当下
所谓现状,就是过往的积累。无论你怎么介意当下,过往的积累都是确定性的,并且无法从过往的角度出发去懊悔、怨恨、责备中得到任何改变,也无法在当下用任何方式瞬间改变过往的积累。
当下是过去一切积累下来的现实,不管结果多么的不满,接受它,然后调整出最好、最真实的状态,才能改变它。
成长是艰难的,一切从心出发,只有真切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会用心去思考,才会打心底里去掉乏味的“坚持”这个概念,转而被替换的是“驱动力”。
对现状不满时,目光短浅的根源都是一样:急于、马上进入改变现状的模式。这么些年,头脑中多了一些概念,且,弯路走多了,对于迷茫也不随意说出口了,也不在因迫切想要改变现状而作出错误的选项了。人生犯错,虽然难免,但是经过深入思考和正确努力之下,那也无怨,起码让自己感到:人生无留白,一直在途中。
积累“=”未来
现状,本质看就是过往的积累,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当下的积累,本质就是改变现状,改变未来某个时间点的“现状”。所以:
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同时,抛弃以当下的能力看待未来,只要心存美好,一切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虽然这曾让我高估了自己的行动力,但依然相信),只要多感知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不浮躁、沉得住,自我驱动力就会慢慢呈现。所以,在急于改变的同时,该慢的脚步慢下来,浮躁时,不妨用你所理解的美好方式去感知一下生活,如行走、音乐、发呆、电影、摄影等等能捕捉生活与记忆的方式,哪怕只是微小的动作,去感知它就是为了沉着下来。
人,一定要有期待,心存美好与理想,比枯燥乏味的只是完成任务的坚持,要甘愿得多。
写在最后:
生活中我们想要的太多,却又感到什么都没得到。无论生活还是成长,都应该做减法,专而少才会轻易得到,物质上更要做减法,转而在体验上做加法,这样的人生才更丰富多彩。
就目前而言,以下是我所理解的生活体验:
阅读,阅读是精神的粮食,就像喂饱了肚子,干活就有力气,同时每天思考,吃什么不但能填饱肚子还更有营养价值;
听音乐,民谣很真实,摇滚有态度,有些音乐很有生活的哲学意义,也有的道尽生活真相;
运动,既能释放内心的不安与压力,还能保证健壮的身体支撑头脑的想法,在运动中想事也越想越起劲;
看电影,在有限的条件下,这是看看外面世界很好的方式,或许,一部好的电影可以让心灵得到洗涤;
摄影,好的摄影很美,大量看,直到感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