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靠得住的关系。
不信,去问医院急诊科的医生。
春节刚过,我想提出一个可能并不讨喜甚至会让人反感,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的假设:当你遭遇意外,躺在医院冰冷的病床上,命悬一线,谁最希望你能活下来?
是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的父母?还是医生?
首先可以肯定,医生是希望你能活下来的,无论是出于利益还是医德,这一点不用怀疑。
那其他人呢?——这个问题不敢直视又无法回避。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缘于一部关于急诊科的纪录片。在急诊室那个小地方,人间百态,一览无余,不由得唏嘘不已。
生死关头,你自己决定不了你的生死,医生也决定不了,能决定你生死的,是你最亲的人。可惜,很多人在那一刻却选择放弃自己的亲人。
有的人会经历痛苦的纠结;有的人毫不犹豫选择放弃。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医院的急诊室里发生。
我在想,在决定放弃自己的亲人,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他们脑海里内浮现的是什么画面?他们内心是不是有过片刻的挣扎?
我们无权指责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各种自己现实的无奈和不得已。比如没有钱,比如救活的概率低。
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用"人性凉薄"甚至"人性之恶"来归纳概括。没有那么简单。
以我有限的学识,我能想到的是:那些生死关头有希望被救活,但是被家人放弃的人,极有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管理出了问题。
人最重要的亲密关系是什么?夫妻关系!家庭中的关系核心是什么:夫妻关系!
至于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基本不用担心,它们自有内在的缝合机制:血缘关系。
而夫妻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偏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个人,要相伴一生,去养育孩子,去赡养父母,去经营家庭,去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一旦出了问题,大概率会影响其他的关系。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不仅仅指家世背景,其中夫妻关系占了很大的比例。
很多人把家庭关系的次序搞错了: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很多人把亲密关系的管理搞反了:常常肆无忌惮地伤害自己最亲的人,却会处处小心翼翼维护那些并不亲密的关系。
一行禅师曾说:“当你种莴苣时,如果它长得不好,你不会怪那棵莴苣,你会去找它长得不好的原因。它可能需要施肥、浇水或者少晒点阳光。但是,如果我们和爱人产生了问题,我们却会归咎于对方。”
这个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任何夫妻关系的开始,像是人们所熟悉的童话,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随着关系的发展,人们也会进入人性深处的森林。
这个森林里有甜蜜,也有痛苦;有喜悦,也有顿悟;有委屈,也有感动;有欲望和挫折,也有平静和失落。
很多人在这个森林里找到宝藏,也有很多人会在这个森林里迷失,慢慢忘记了一个道理:越是亲密关系越要精心滋养。
至于如何滋养亲密关系,其实现在有很多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但我在查阅大量资料后认为: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更多时候,问题就是答案。
我们只需要知道:没有了滋养的亲密关系,会让在关系中的人失去对爱的所有期待。
我们生命中的亲密关系,本不是一场遭遇,而是一场因果。
回到开头的那个假设,你就会知道:蝴蝶之所以没有飞过沧海,是因为沧海那一头,早已经没有了它的期待。
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