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很多年新闻,关注环境和发展议题,喜欢阅读以及四处旅游;我以为我心态开放、愿意倾听各种声音,我以为我了解这个世界。直到,最近在一本书里遇到十三个单选题。(题目和答案放在文末)
对完答案以后,我惊呆了:4/13的正确率,如出题者所说,也许还不如随机瞎蒙的黑猩猩。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许出现了一些偏差。
这13道题出自于一本最近出版的新书《事实:我们误解世界的十个理由》(Factfulness: 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the World ),作者是去年过世的统计学教授HansRosling以及他的儿子Ola Rosling 和儿媳 Anna Rosling Rönnlund。
作为公共卫生教授,Hans Rosling更为人熟知的是他和家人为数据可视化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的动态气泡图也启迪了在西方新闻界近些年倍受追捧的“数据新闻”— 用数据讲故事。
利用在世界各地演讲的机会,Hans Rosling用前文提到的13道题测试了数以万计的听众,其中包括医学院的师生、科学家、银行家、记者,以及政治领袖。他们的表现甚至更差,除最后一道送分题外,在前12题中平均只答对了两道。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考试,这13道题也并不是了解世界的金钥匙,只是仔细看过正确答案,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这本书给出了一些思考和解释,以及建立“基于事实的世界观”的具体做法。虽然行文并不能说非常流畅,有些地方也并未能说服我,但也有很重要的内容,大概会改变我理解这个世界的框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分法已经过时了
我做过很多年气候变化相关的报道,如果统计一下词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者工业化国家、穷国、富国)大概是我写过的稿子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对。这是一个很小众的报道话题,但是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在某一年气候大会上怒拍桌子指责发达国家“你们有什么资格批评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影像也曾在央视反复播出。
而这个自1960年代出现,在外交场合惯用的二分法,可能已经限制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加重了我们的偏见。毕竟,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中”这个定语已经很难准确表述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也很难描述它的发展阶段。“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个概念就像一个黑匣子,蒙蔽了国与国之间的多样性,让人默认很多贴着这个标签的国家都还很穷、很落后;而“发达国家”则往往处在人们想象的另一个极端,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初次到欧美一些城市之后会感叹也不过如此,甚至基础设施还没有中国的现代。
在Factfulness这本书里,Hans Rosling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把世界上将近200个国家按照收入水平分为四个层级:
* L1:极端贫困,人均日收入在2美元。有10亿人口处于这个层级,他们买不起鞋子穿,每天大部分时间耗费在打水这件事情上,小孩因为要帮家里做事,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 L2: 人均日收入在2-8美元之间。全世界有30亿人这样生活:他们已经买得起鞋子穿,有些人甚至还能买得起自行车,这样打水的时间就大大缩短,小孩可以去上学。一家人可以睡在床垫上而不用躺在地上。
* L3: 人均日收入在8-32美元之间,20亿人在这个层级:家里有自来水、冰箱,有些也能够买得起摩托车,有钱送小孩去上高中。
* L4: 人均日收入高于32美元,有大概10亿人过着这样的日子:孩子都至少接受了高中的教育,买得起车,隔一阵会去旅游。
这个框架不仅有助于消除我们对发展中/发达国家的刻板印象,Hans Rosling 一家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Dollar Street的项目,访问了全球50个国家264个不同收入层级的家庭,并通过影像来记录他们的吃穿用度。让人惊讶的是,不同收入层级家庭之间的生活方式差异,比同一层级来自不同国家的家庭之间还要更大。
另外,这个框架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很方便地和其他数据结合起来,从新角度来审视一些既有的偏见。
比如,一个家庭要几个小孩这件事,决定于什么?社会文化习惯?还是宗教?答案其实是收入水平。
根据书中利用公共数据做出的统计,只有L1层级的家庭才有更多的小孩,平均每家五个;一旦他们摆脱极端贫困,收入水平进入L2之后,他们更倾向于平均每家只要两个小孩。
在这个结论背后,也隐含着其他的逻辑:比如,L1家庭选择生更多的小孩,是因为过高的儿童死亡率(与其他层级相比)会导致平均每家有一个小孩会在5岁前死去。而在摆脱极端贫困之后,当女性有机会接受教育,了解节育措施,基础的医学常识,都会显著的提高儿童存活率,而她们相应地也会选择少生小孩。Hans Rosling在书中同时也用数据驳斥了宗教导致高生育率的迷思。
写到这里,我想到这两天看到我国可能在年底完全放开生育限制的消息。如果套用这个框架,大多数中国家庭已经进入L3和L4层级,不知有多少有生育三胎的意愿。
直觉带来的偏见
如果我们对世界的误解,很多来自于直觉,甚至是人类的本能,这样是不是可以让人松一口气?
出于天性,我们会不自觉地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划出一条鸿沟,会更容易注意到身边的“坏消息”,会出于恐惧而放大小概率事件(如飞机事故)的风险,会简单粗暴地做自以为是的推论,会在紧急情况下做出非理性的判断,会在出现问题时去寻找替罪羊。
这些直觉和本能,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却在今天成为了我们准确理解世界的绊脚石。作者在每章最后给出了简单明了的对策,在这里不多赘述。
只有一点,与我心有戚戚焉。作者给出建议,去不同收入层级的国家旅行,去真正地了解当地人如何生活,而不只是把时间消耗在景点打卡和与当地人隔绝开的餐馆酒店。去关注共性、找到不同,但不要简单的由己及人。表面上看着可笑的做法背后,说不定背后自有深意。比如,你以为突尼斯人房子盖到一半停在那里是因为懒,而事实却是,他们害怕钱存在银行里会贬值,只能把现金换成不会贬值的砖头,一边攒钱(砖)一边盖房子。
媒体的罪责?
从头至尾,作者在这本书里毫不掩饰对媒体的不满,他认为新闻中过多出现的“负面消息”,放大了人们的恐慌情绪,才会有这么多人都在开篇所述的13道题中折戟,也把我们所处的世界想象得过于糟糕。
比如在前面的测试题中关于女童教育的内容,很多人看到正确答案之后大概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即使在最贫穷的国家,女童教育的情况也比想象中好(第1题);而男女童间的受教育差异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大(第10题)。
作者更列出数据,在回答第10题时,更提倡男女平权的北欧国家(挪威和芬兰)答对的比例最低(分别只有8%和10%)。在书中,作者将这个现象归因于这两个国家的媒体对于性别歧视抨击更多,导致公众认知中放大了性别不平等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作记者多年,我一边在心里喊:不,你误会新闻行业了;一边又觉得这样的结论似乎无法反驳。就算我们在每个报道中竭力接近事实,而加总起来这个行业对公众认知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呢?
也许这个疑问,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意义。
测测你有多了解这个世界:
1. 在世界上所有的低收入国家中,有多少女孩读完了小学?
A. 20% B. 40% C.60%
2.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
A. 低收入国家 B. 中等收入国家 C. 高收入国家
3. 在过去20年内,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A. 几乎翻倍 B. 几乎没有改变 C. 几乎减半
4. 当今世界的预期寿命为:
A. 50 B. 60 C.70
5. 目前,全球儿童人口(0-15岁)大约为20亿。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全球儿童人口大约为:
A. 40亿 B. 30亿 C. 20亿
6. 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40亿。这个变化主要来自于:
A. 会有更多的儿童(0-15岁)
B. 会有更多的成年人(15-74岁)
C. 会有更多的老年人(75岁及以上)
7. 在过去100年中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翻倍了 B.没有改变 C.减少了一多半
8. 目前全球人口大约有70亿。下面哪个地图最准确地反应了人口的分布?(每个人像代表10亿人口)
9. 世界上有多少1岁的儿童接种了某些疾病的疫苗?
A. 20% B.50% C. 80%
10. 全世界目前30岁的男性平均接受了10年的教育。那么同龄的女性平均接受了多少年的教育?
A. 9年 B. 6年 C.3年
11. 1996年,虎、熊猫和黑犀牛被列为濒危(endangered)动物,这三个物种中,目前有几个变得更为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A. 两个 B.一个 C.一个也没有
12. 世界上多少比例的人有电用?
A. 20% B. 50% C. 80%
13. 气候专家认为,在未来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将会
A. 升高 B.保持不变 C.降低
答案:
1. C;2. B;3. C;4. C;5. C;6. B;7. C;8. A;9. C;10. A;11. C;12. C;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