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重温了那部高中时就看过的影片,《孔子》。仍然觉得很感动,心中也装满了各式想法。
子路将出仕卫国,临行前,孔子告诫子路:“为政,要和而不同。”子路满口答应着,急匆匆地上了路。望着逐渐远去身影,怕是孔子也没料到,这一回竟是诀别。
“和而不同”,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确是易说不易做。因为这其中牵扯着太多人类社会的难题,也投入了太多人类情感的诉求。何为平等?何为自由?这是照亮奴隶制社会的曙光,也是横在现代法治国家发展路上的黑洞。
一.人性的力量能否实现平等与自由
国家间的时区是不同的,气候是千差万别的,在更深的层面上,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经济形态都是不同的。但在面对如何实现平等与自由这一难题时,却是相同的、“平等的”。几千年前,中国的奴隶社会如此;两百多年前,还是殖民的美国也是如此。
当第一批黑奴抵达北美东海岸的那一刻起,奴隶制和种族问题就已经在北美开始了。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这里的奴隶贩卖发展得很快,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新市场。当奴隶贩子和殖民者普天同庆之时,反对奴隶制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就是北美早期清教徒。他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很纯粹,完全是基于对《圣经》的理解,即人性的关怀与道德的约束。
这种思想确实对于北美率先废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就像西药,治标不治本。不然,奴隶制也不能一拖再拖,最终还酿成了一场南北战争。而症结或许还是在于“差别”。就像书中所说,“作为一个人类群体,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深度和理解是不同的,也就是他们的进化程度根本是不同的。”自然对于奴隶制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样,关于废奴的论战就成了一场知识分子和文盲的“口水仗”。另外,物质的丰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当面对陌生的蛮荒之地和严酷的生存条件时,温饱都成了问题,又有多少人会继续坚持人性和道德,宁折不屈呢?
因此,人性的力量对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物质条件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也只有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过着富足的生活时,这种力量才能有发育的温床,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自由的代价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想要获得自由,就需要付出很多,牺牲很多。美国的奴隶制问题和种族问题终于引发了一场南北战争。一次长达四年的血腥屠杀,导致整整六十万年轻人丧生。当然,如果通过这一次战争就可以使奴隶制和种族问题真正得到解决,这所有的牺牲倒也是值得的。可关键是并没有。南北战争是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也使北方占据了主导权,但南方的种族歧视依旧存在,战后的南北对立情绪也加大了。南方,这个曾经离家出走的少年,更加叛逆了。这一次,为了自由而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我觉得甚至有些不值当。
战争,究竟达到了什么?是一次教训?之后的南北再没有同室操戈。是一次反省?它在所有美国人的心里留下了一道疤,每每触及就会疼痛。还是一次情感的共鸣?毕竟,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问题而流过鲜血。自由也还在路上,却更近了,更近了。
不过,当自由肩负着生命、鲜血时,享受自由的人类,内心怕也不会泰然吧。这种对于人性的拷问,应该就是自由最大的代价吧。
永恒的诉求
阅读书籍时就有疑问,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愈加严峻。例如,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类似“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的新闻。那么,这与一个崇尚自由平等,在历史上为此奋斗,为此牺牲的形象不是矛盾了?而且,美国北方的种族问题也是存在的,可为何书中只讲述南方的种族问题?而似乎将北方打造成先进、自由、平等的圣地?
在书的结尾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就是这些都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种族问题。今天的美国,是经济帝国,也是科技帝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远远超过了从前。所以种族问题也有了新的考验。
当初,黑人是弱小的,白人是强大的。白人救助黑人,颁布“平权法案”,给黑人以特权,或许掺杂着几分“救世主”的光辉。可现在,越来越多的黑人涌入美国,他们已不再是当初的弱者了。身强体壮,拥有知识,群体庞大,加上高犯罪率,这让白人感到危险,感到无所适从。就像自己家里闯入了一群陌生人,随意发号施令一样。白人心里是反感的,恐慌的,对于黑人的看法也不再像从前了。
这是时代发展,文明碰撞的结果,最终考验的还是人性的力量。如果不加以调解,那么必然会是整个国家滑入为狭隘的平等主义,自由主义的深渊。
自由与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诉求,它因时而变,给每个时代相似而又有区别的考验。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铭记历史,保持初衷,共同纪念那些为自由平等而战的美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