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
今天接触到一位学生(张楠)的亲戚,通过关系找到我,诉说学生家长无奈:
张楠:男,12岁,父母离异,母亲远走他乡,不知去向,从没有再看过孩子,孩子的父亲新婚再娶,可是,后妈还有自己的孩子跟孩子,孩子爷爷,奶奶无法生活在一起,自己另租一处,跟自己的亲孩子一起,自然对张楠不管不问。张楠的父亲长期打工在外,依靠自己的技术倒是挣得不少钱,可是,就是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也不知怎么与孩子交流。张楠与爷爷奶奶在一起。一家人本生活在农村,可是为了张楠能够在县城上学,张楠父亲在县城买了房子(张楠后妈的名下),张楠小学时,在县城小学上,有爷爷奶奶照管,学习还不错。孩子很懂事,也很勤快,做家务,做饭,刷锅,洗衣服,农忙在家做农活也很上手。
可是,升入初中,听说初中要求严格,仅第一天军训后就不再上学,要求调换班级。家长认为:学校相当不错,不上可惜,不是自己家,不是自己想调就可以随便调换的,在做不同工作的前提下,只好使用武力,父亲打,爷爷打,狠狠打,弱小的孩子软硬不吃,只在家捂着被子睡,有一次逼急了,竟然和父亲对打。
我建议:第一,要接受孩子现实,孩子是恐惧症,对初中的严重不适应的恐惧症。要做好心理疏通工作。想法走进孩子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疗有成效。
二,解铃还需系铃人,这看似孩子问题,实际是原生家庭出现看了问题。张楠虽然在物质上能够得到满足,爷爷奶奶爱着,宠着,就是精神得不到安慰,生活缺少伙伴。在小学同学可以交往,交流,给自己慰籍,再说小学只有主要的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可以边学边玩,就可以学好,没有早读,没有晚自习,相对业余时间比较多,自己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可是,步入中学就不一样了,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班内没有一个熟悉面孔,再加上开始军训,要求严格,班主任再说初中具体要求,这样与小学形成鲜明对比,产生恐惧是必然。若是,提前让孩子到学校转转,看看,了解一下学校优美环境,辉煌历史,学校的要求,让孩子熟悉,有一个思想准备,提前适应,也许效果会好许多。
退一步讲,家长,老师若是及时对孩子精神关心,及时发现思想动向,进行思想疏通引导,接触孩子顾虑,打破孩子担忧。实在不行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处理,问题就会好许多。
如今,孩子,家长成为对立双方,骑虎难下,孩子是害怕上学,家长是一心逼迫上学,劝不动,就动用武力。武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逼急了,童年的孩子一切都可能发生。
奉劝家长: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将心比心,能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简单行事,积极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眼下,首先向孩子承认打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认识到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人人都可能犯错误,犯错误不怕,关键是认识到错误,并且改变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改正错误中进步,前进。这样不仅教育了孩子,而且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便于解决孩子问题。
同时,一定在平时多与孩子交流,不但关心学习,更重要关注孩子兴趣爱好,爱与什么学生接触,孩子的好朋友及家庭情况,借机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只有了解,熟悉了,交流了,孩子才能信服家长,沟通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要想孩子好好学习,家长首先天天向上,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润物似无声的效果。家长切不可以我不会我不懂为借口,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试想孩子若是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不会的问题,怎么办?不能允许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家长,尤其父母千万不可借口忙碌,而疏于,甚至,放弃对孩子,陪伴,教育,管理。有一句话说得好:今天陪我长大,明天我陪你到老。
实在不行,退一步讲,就答应孩子要求,换个班级,已观后效。
相信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路,跨不过的河,翻不过去的坎,解决不了的困难。
我也默默祝愿,家长能改变,孩子能好起来,重新走进学校,有所成才!
在解决孩子问题之前,一定要见见家长,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期待孩子好转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