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4个拥塞控制算法都是哪四个?
2、分别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3、总结归纳
1、四个拥塞控制算法分别是:
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
2、超时重传的周期太长,所以用快重传,接收方连发3个报文段或者用SACK的方式通知发送重传丢失的包;
流量控制(rwcd):已发送和未发送可发送都发完之后,发送方定时给接收方发探测包看能不能有机会调整窗口大小
拥塞控制(cwnd):发生丢包和超时重传都体现了网络拥挤
慢启动当丢包了,需要超时重传的时候:cwnd = 1,ss = cwnd/2,指数增长
拥塞避免网络超时或者超过了ss之后,cwnd = cwnd/2, ss = cwnd, 线性增长
快恢复收到3个连续确认(与快重传配合使用),ss = ss/2, cwnd = ss, 线性增长
3、总结归纳:
慢启动和拥塞避免常常配合使用,快重传和快恢复配合使用。
慢启动-->拥塞避免,转换阀值是ss; 一旦发生丢包(超过RTT时间未收到确认),则开启快重传和和快恢复。
机制具体实施方面:
指数增长的是慢启动,线性增长的是拥塞避免和快恢复;
cwnd置为1的是慢启动,拥塞避免和快恢复的cwnd分别根据cwnd和ss来切换。
快重传不涉及窗口和增长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