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最应学会的,是停止内耗”。
把需要需要遵守的箴言完全自动化,可以无意识地按照规则行事,对于生活的存在,就像用勺子吃饭一样。当你刚开始学习使用勺子时,你必须仔细考虑整个过程,一次又一次练习拿稳勺子,并准确无误地将食物送进嘴里。但是你一旦学会,它就会变成无意识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去浮躁为踏实,去懦弱为坚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信与自尊的区别:“自信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行为,自尊是对自我的核心认知,对自我综合价值的肯定”。“相较而言,更常见的组合是低自尊、高自信。低自尊的个体常常通过努力工作,或者在某一个领域表现得才能卓越来弥补不足,提升自信。在工作中非常优秀的员工,可能对他们自己的能力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对他们擅长的领域充满自信。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非常没有安全感,总是怀疑自己是否足够优秀,能让别人真正喜欢自己。”“对于高度敏感型的人而言,低自尊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我们的行为方式与我们所在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不符。一些高度敏感型人可能从小就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备受指责。妈妈老说我太敏感了。”以上述表述来检验自身,可能自己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高自信,低自尊的情况。虽然有时候对自己学习方面比较自信,但有时候还是会觉得自己不觉得被爱,害怕失去。比如自己是一个男生,但小时候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哭泣,或者听到一些很难过的消息时,就难以抑制住自己心中的苦闷,就留下伤心的泪水,可这往往就会被父亲批评为懦弱的表现,他称这为“流马尿”,他一直觉得男儿有泪不轻弹,流血不流泪。
“做最真实的自己,你会拥抱崭新的人生”。
让自己放松的事情:“享受自然;积极创造;静坐,沉思;做一些对身体有益的事:跑步、跳舞、按摩、游泳、洗澡或者足浴;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给自己买束花,欣赏花的绚丽多彩、芳香四溢;试试美食,听听音乐,将生活装扮得赏心悦目
逗逗小动物;写一篇日记,写一首诗,写一本书;欣赏艺术,或者自己尝试创造;培养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让你与他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给自己独处的时空,允许生命留白”“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告诉他人,你很容易疲惫,虽然你很享受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但是长时间相处后短暂的休息也是好的,那么你离成功适应自己的敏感型人格不远了。”有时候我会特别喜欢独处,打算自己一个人思考一些东西,这时候我就会不可避免的忽略身边人说的话,但是有时候若他们在我沉思的时候,持续和我说话,这就让我感到很难受,很矛盾,既想一个人独处思考,却怕因为自己的怠慢,从而损害了和同学的关系。但是事情发展到最后,就是往往会采取一种最不妥的方式,就是对同学不理不睬,对比这样,如果我们主动对同学说,此刻我就想独处,会不会更好呢?
“你是生活的创造者,而非被动适应者”
“多年来,你可能一直为自己做不到别人能做到的一切而自责不已。你甚至因此无比愤怒而对自己更苛刻,让敏感的神经系统失去平衡。你不想承认那是你的局限,而是不断思考着自己如何才能做得跟别人一样。”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人无完人,没有人每个方面都是完美的,要看到自己优秀的,值得肯定的地方。
为什么当自己发现不如别人会悲伤?“当你生气时——无论是因为自己还是别人——你都仍然是在为某些事情而奋斗。直到某一天,你接受了自己其实只能做这么多的事实后,你的愤怒就会转化为悲伤。此刻你必须对一些喜欢的东西放手,因为你能承受的实在有限。虽然你可能会因为放手而感到孤单。
“允许自己偶尔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之前我一点都没有意识到,但自从我尝试戴着太阳镜,塞着耳机,流连在这座城市的街道长达几个小时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一般疲惫”
“做点“无用的事”,给自己充电”“几乎每晚躺下之前,我都会花点时间写东西或者画画。因为这可以让我为这一天暂时画上句号,让内心平静下来。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我睡得安稳。”或许这是解决焦虑不错的方法。
“无目的行动时间”—“如果你感觉刺激过多,有些难以应付,你可以尝试安静地坐着,做一点轻松的事情,给大脑充足的时间来处理信息。”“重要的是放松注意力。试着阻断更多的信息输入,将能量收回到自己身上,处理那些尚未来得及处理的信息,让自己平稳下来。”“在大脑充斥着各种信息时,尽管睡眠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小憩却可以让你神清气爽。但白天小憩时,记得设置闹钟,小于半小时。”
“勇敢表达自己,可以降低刺激的侵蚀”“许多敏感者常常受益于日记、音乐或者艺术,因为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地表达自己。”
“学会移情,停止纠结”
“向身边亲友坦陈诉求和感受” ,“我很少用“高度敏感”这个词来描述自己。我会直接告诉他们,我需要什么,我擅长什么,哪些对我没用。其实他们并不需要知道敏感型人的独特天赋和局限是敏感型人格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知道这一点,并知道世界上也有人跟我们一样就好。清楚地了解这一点,会给我们莫大的勇气去做自己——即使有人会认为,我们的行事方式很奇怪。勇敢的做自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