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思维能力和敏感期,这些听起来很玄的词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说,只有能问敢问为什么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好课堂?
不少广州的宝爸宝妈是不是都有以上的疑问呢?就让萌狮们来为大家解答吧~本文干货满满,给4~6岁正处于黄金思维敏感期的孩子,提供了思维培养的钥匙,避免思维培养中的误区。
一、到底什么是思维?跟我们普通地学习数学有什么区别?
举个栗子,想要提升跑步成绩,临时抱佛脚,只能靠买双更好的鞋。但想要提高成绩,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要去练最底层的能力。
学习就更是这样了,想要提升考试成绩,临时抱佛脚,只能刷题训练应试技巧,最早的校外培训出现了。后来培训变成了常态,为了让应试更有方法,开始进入学习知识技巧的阶段了。
我们都知道,知识好比砖块,造房子砖块的数量不是最重要的,砖块如何排列,也就是知识的底层框架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一下,思维能力是底层,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关键。
面对知识的海洋,学习底层的思维才是最重要的,短期拼技巧,中期拼知识,长期最终看的是思维——考试的考试是知识,知识的知识是思维。知识的海洋,依托于九大思维能力的厚度。
二、为什么不可错过敏感期?为什么要有体系地学思维?
根据蒙氏教育理论,我们的大脑在小时候细微的神经极其丰富,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就会萎缩。
逻辑思维和数学概念的敏感期就出现在3~6岁,布鲁姆的智力曲线更是印证了这一点。3~6岁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候,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逻辑理解能力的复杂性。所以在思维的黄金敏感期, 一定要很好地刺激孩子的几个思维能力。学前在敏感期培养思维,小学再学习知识,到了高年级才能融会贯通。
总结一下,3~6岁是思维的黄金敏感期,高年级学不会根本原因是思维培养不够扎实。
三、好的思维课和普通的课堂有什么区别?
老师不是将知识告诉孩子的灌输者,而是孩子思维能力培养的引导者。
3~6岁黄金思维敏感期孩子产生抽象思维的萌芽,而从具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需要教具的辅助。
教具不是玩具,是给孩子提供探索的工具,让孩子在使用工具的试错过程中,真正懂得知识的由来,真正习得思维的模式。
不是所有课堂都有机会拿着教具给孩子“试错”~那么萌狮们就给大家推荐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具吧~
1、动物数独棋
玩法:孩子需要根据3×3或者9×9盘面上的已知动物图案,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中的动物图案,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3×3)内的每种动物图案,不重复。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哟~
2、七巧板
玩法:它是用七块板,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千变万化的形象图案,可以拼搭成几何图形,如三角形、不规则的多角形等;也可以拼成各种具体的人物形象,或者动物,又或者是桥、房子,一些中、英文字符号以及数字等等。
想知道更多教育孩子的小知识吗?可以直接搜【萌狮萌娃】的订阅查看更多文章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