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了解到这本书是在APP樊登读书会,通过樊登与作者一个多小时的对话,让我大致了解书中的内容。对话的开头特别吸引我,作者从现实社会生活入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的儒家文化,让我们多一个角度来理解世界、感受文化。笔者用非常通俗的语言,非常接地气地向读者讲述了什么是“金融”,让普通大众也是明白看似高大上的金融,到底为何物?金融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如何投资理财……等等。也许正是因为前一本书的影响,“懂”和“说”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事情,如何将非常专业的知识有效传递,并非易事。作者的讲解功底深厚,深入浅出,非常值得学习。一方面是内容吸引,另外一方面则是作者的“输出”功底。两者相加,我决定春节期间读一读此书。
随即京东下单,一分钟搞定。
41万字的内容分为六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让我们无论从哪里开始都能“开卷有益”。接下来,我会从每个部分开始,结合我的行业经验和个人思考来“输出”。
PART 1: 何为金融?
本质上讲,金融是跨期价值交换。即在不同个体和组织之间、在不同的时间跨期,动态实现个体和组织的利益最大化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以儒家文化为例。在我国,典型的“孝”文化,纵向发展为主流的“养子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横向发展“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文化?在古代,人们要保持生存,要面临外部的各种灾荒和自身的生老病死等风险,就需要在有限的人际关系内将风险分摊,在年老时确保有可以依靠的对象。养孩子成为分散年老风险的一种可靠方式,因为血缘是不可更改的,信任度也相对更高,再辅以孝文化,代际传承、生生不息、根深蒂固地影响中国的家庭观念。生儿育女的目的其实也是“自保”的一种方式,用年轻时的付出(投资)换来年老时的保障(收益)。这是时间上的跨期交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信任”。但这种方式也有风险,放在现代社会,如果儿女一旦毁约,不赡养老人,这种金融安排则是失败的。如果有另外的选择,将这种“信任”建立在契约而非人身上,同样可以达到“自保”的目的。而这种契约则是金融工具,如果我们“自保”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那么在以往社会中,以儒家文化为基石的社会观念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可以说“养儿防老”体系是在没有现代金融的社会中的唯一选择。
在中国古代,有卖妻女、立贞洁牌坊;在印度农村,将多个女儿分散嫁到很远的各个方向以分摊风险满足生存。在物质文明有限的时代,生存比自由更重要,活下来是唯一的诉求。将女人、孩子商品化,都是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的金融安排。是将人作为避险工具,极大地限制了人身自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展出一套不需要将人作为避险工具的价值体系。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将人解放出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由。但是如何解决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时期的信任问题呢?儒家文化以血缘解决信任,如果张三和李四是陌生人,张三向李四借100元钱,约定1年后还本付息110元,李四如何保证张三的履约呢?张三和李四是不同的个体,价值交换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这就涉及到金融中非常重要的“信用”,一旦信用建立,人们赖以生存的“血缘”体系将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譬如银行存款、保险、股票、房产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选择。
由此来看,金融的本质是跨期价值交换,它自古以来就存在,不是现代社会的才出现的。 不同的是,在以前,我们将人作为避险工具,信任的基础靠血缘,而现在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来建立自身的“安全感”,信任的基础更的是法治、文化、社会环境等。
PART 2:借贷
我们父母辈似乎对“借钱”都比较反感,认为一旦背负债务,生活将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毫无乐趣可言。一辈子的生活目标将会以“还债”为基础,比如房贷、车贷、信用贷……似乎只有哪天还完贷款才能真正让人生达到巅峰状态。其实这也要分时间段。
在青年时期,我们要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
我的一位朋友小张,男,地产行业行政经理,今年25岁,月薪1万。正是谈恋爱的年纪,最近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追上心仪的小刘。小刘就职于外资银行、属于金领阶层,不仅收入高而且聪明伶俐、通情达理还烧得一手好菜。按小张现有的资产,追上小刘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一次偶然的聚会,他的一位理财师朋友给他一个建议,对于年轻的小张来说,收入会随着他的经验和阅历逐步提升,年轻时消费目的如果是为自己的成长加分,那么消费也是一种投资。受朋友的启发,小张开始“武装”自己,用存款作首付贷款买下一辆奔驰,分三年还清,每月还贷3000+。后面的结局想必你也猜到了,小张如愿追上小刘,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双方都感觉良好,一年后结婚生子,皆大欢喜。良好的婚姻也是一项重要投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时期是物质欲望最旺盛的,但经济能力是最薄弱的时期。如果能够将“未来的收入”转移到“现在”,不仅能让借款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更有动力努力工作。上文中的小张如果抱着固有观念坚决不借贷,必须等到攒足后再买车买房,按照现在的平均薪资,他需要等到年老时才能有足够的钱为自己买房买车,到那个时候又有什么意义呢?
选择不同,我们的生活也将完全迥异。所以适量的借贷是跨期交易的一种方式,也是应该被提倡的一种消费观。
中年时期我们则需要将人力资本转化为财富,老年时期则可以实现“用钱赚钱”的目标。就像巴菲特所讲:如果到四五十岁还不能在睡觉的时候也赚钱,你就太失败了!
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我们应该有不同的财务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我们的一生都是幸福的。
PART 3:现代公司
公司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在全世界,优秀的公司富可敌国,如苹果市值超过8千亿美元,与印尼经济相当,腾讯3000多亿超过菲律宾。它们“集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除了国家,只有公司才具有最强的组织和资源调配能力。边际成本趋零是判断公司的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比如互联网、金融、科技等行业的公司都具备这样的特征。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有5000年文化的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基数,百年老店在中国的数量是最少的,超过150年历史的仅有7家,而日本却有2万多家,德、美等国的百年老店数量也远远高于中国。中国企业平均生存年限不到3年,是什么魔咒?一是儒家文化抑商、重人情轻契约;二是中国是一个高度人治的环境,如果没有官僚的保护,企业难以长期生存;三是现代公司所需要法治环境及文化缺失。
PART 4:商业模式的演化
在中国,以安邦、东航为例,公司追求大规模导致产业多元化,但是在发达国家更多是主营业务突出的集中化经营。两种模式各有优劣,集中化经营的优势是在留存大量现金,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使得现金量较多的美国能更快地渡过危机。
安邦的大规模扩展,是通过大量的万能险销售快速获得资金,用控制权放大投资回报。这种高杠杆的、激进的规划化扩张让监管层担心涉及整个金融体系,毕竟,保费对于保险公司来讲是负债,一量发生提前退保而无力偿付时将会引起极大的信任危机。所以在安邦的一系列大手笔并购后,监管层于2017年叫停投资型产品,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本源。
PART 5:投资理财
针对家庭而言,常规的理财工具分三类,股票、银行存款、保险。就像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一样,不同的刀用于不同的部位,产生不同的效果。股票用于升值,存款用于保值,保险用于避险。如果用保险来计算收益,相当于用菜刀来做手术,用错了地方。
从各个国家的家庭资产结构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家庭的房产资产比重太大,达到70%,而金融资产相当较少。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的富人阶层资产收益小幅上涨,中产财富缩水42%左右,低收入人群由于剩余财富较少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产的财富大量集中于房产,在2008到2011年,美国房产价格下调20%,加上杠杆效应,中产的财富大量缩水也不足为奇。
房产和股票都是非常不错的投资产品,但是要避免“不投则已,一投则过于集中”的投资思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蓝子。未来不是过去的重复,一旦遇到风险,可以避免出现2008年美国中产的遭遇。
PART 6:银行与金融危机
银行与保险一样,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产品而是国外引进的。从这个层面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体系、股票市场、法治环境等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水土不服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的,只是对于我们个体而言,有限的生命处于什么样的历史节点,做什么样的安排才能更好度过一生才是我们要关注的。
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不像欧美发达国家以资本市场为主。政府主导的经济体以银行为主进行配合,这样的优势是资源配置相对集中,但劣势是缺乏创新和培植创新文化
总体来看,前部分内容更贴过我们的日常生活,笔者的措词也非常通俗化。之所以称之为“通识课”是因为本书介绍的知识都是入门级别的,也为我们了解金融、立志通向财富自由建立了基本的框架,作为科普的普及性读物,还是不错的。如果真的要想达到四五岁时躺在床上也能赚钱,我相信还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深感加强金融的学习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人只知道埋头赚钱却忘了看路。了解金融,至少让我们有投资理财的大体思路。不至于让工资成为我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任何时候都有动态调整财富规划的思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任何时间开始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