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v-model 和 .sync 的实质
- 去双向绑定
- 造轮子的基本思路
- 单页面与多页面下使用 Vue
本课默认你已经看完 Vue 官方文档的「所有内容」,如果没有看完,请尽快看完。
Vue 的双向绑定 v-model
从 Vue 0.x 开始,Vue 就用 v-model 来实现「双向绑定」。
如:
data: {
user: { name: 'frank'}
}
<input v-model="user.name">
能实现以下两个绑定:
- user.name 的变化自动同步到 input.value
- input.value 的变化自动同步到 user.name
但是当 FLUX 单向数据流兴起之后,Vue 的作者重新审视了「双向绑定」,发现「双向绑定」的一些问题之后,就更倾向于「单向绑定」了。v-model 被拆成两部分
data: {
user: { name: 'frank'}
},
<input :value="user.name" @input="user.name = $event">
这样一来,数据的变更权就回到数据拥有者手上了。
用一个 contenteditable 的 bug 来理解单向数据流。
同时为了巩固这一模式,Vue 规定子组件不能修改父组件传给它的 props,一旦发现就会打印出一个警告。
我们以保存用户名来举例说明什么是单向数据流。
可以看出起优点有:
- 数据拥有者清楚地知道数据变化的原因和时机(因为是它自己操作数据的)
- 数据拥有者可以阻止数据变化
这些都是在双向绑定中很难做到的。
.sync 修饰符
<div :selected.sync="x"> 等价于 <div :selected="x" @update:selected="x = $event">
例子:
Vue.component('child',{
props: ['selected'],
template: `
<div>
selected: {{selected}}
<hr>
<button @click="$emit('update:selected',1)">1</button>
<button @click="$emit('update:selected',2)">2</button>
</div>
`
})
var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value:2
},
template:`
<div>
爸爸
<div style="border: 1px solid red;">
<child :selected="value" @update:selected="selected=$event"></child>
</div>
</div>
`
})
.sync 的作用和 v-model 一模一样,就是用双向绑定的语法糖,实现两个单向绑定。好处同上。
用 Vue 造一个 tabs 轮子
http://js.jirengu.com/xagiq/1/edit?js,output
渐进式的 Vue
Vue 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渐进式」,意思就是你可以渐渐地用 Vue。而 React 几乎做不到这一点。
- 你可以继续操作 DOM
- 你可以很方便地做 SEO
- 你可以局部做单页面
- 你可以整体做单页面
computed V.S methods V.S. watch
- 触发时机
watch: 被 watch 的值变化的时候执行一个函数
methods: getMessage() 出现在视图里的时候,或视图更新的时候调用 getMessage
computed: 两个调试同时满足的时候:一、依赖的属性变化了 二、message 出现在视图里了或视图更新了 - 使用形式
watch 的值需要用 data 承载,本身返回值没有用
methods 的返回值可以直接展示在视图,但是要加括号
computed 不能加括号
其他看文档
v-model不是双向绑定
以前的Vue是双向绑定,但是现在的Vue不是双向绑定。
Vue有两个版本,一个叫runtime版本,是给Node用的,不能操作DOM,一个不是runtime版本,不是给Node用的,可以操作DOM。Node中是没有DOM的,浏览器里面是有DOM的。
-
对于不同版本的解释
- image.png
- JS有很多不同的加载器,requirejs是一种加载器是AMD的,直接在Nodejs中使用的require()是CommonJS的,阿里巴巴发明的一个新语法叫cmd(国外一般不用),ES6还出了一个import语法;
- 以上这些语法都是用来做模块加载的,但是并不知道代码会运行在哪个环境中,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UMD,UMD会只适应前面这些语法,UMD是最兼容的语法
- UMD包含完整版和只包含运行版。
- 完整版是运行版+编译器。
-
我们使用v-model绑定一个简单的,发现当我们更改了input中的值之后,下面的值随机发生变化
image.png -
这个表面看上去是双向绑定,但其实并不是,v-model只是做了两个单向绑定罢了;我们在使用model的时候,其实后台做了先将这个input的value绑定到user.name,然后监听input事件,一旦发生变化将user.name同步成内容值
image.png -
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是单向绑定的?
- image.png
- 我们加一个input,让input里面的值等于user.name,并监听input里面的变化,当变化了就将user.name更新成input里面的值。
- 我们发现,只要input里面的值变化了,input里面的光标就会跑到最前边
- 当我们在input里面输入一个值的时候,如1,1确实是写入了,但是会触发input事件,即调用user.name = innertext,会更新user.name。当user.name重新变化之后,span就需要重新渲染,就是因为user.name变化了。
- 重新渲染之后有一个缺点是,vue记不住光标的位置,光标会跑到最前边。这也就证明了每次变化之后,都是由父元素重新渲染子元素,这里的父元素就是app
- Vue所谓的双向绑定,实际上是先单向绑定了一个username,再监听input做一个单向的变化绑定,两个单向绑定形成一个双向绑定
-
使用v-model实际上做了两个绑定:
- 让JS的变化同步到DOM
- 让DOM的变化同步到JS
-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双向绑定存在的问题:
- 我们有一个界面,这个界面有两个input,有两个人分别在操作两个input,但是这两个input都是使用父元素的user.name
- 当两个人同时操作的时候,快的那个人最终拿到的结果可能不对,而慢的那个人改的起点可能不对。
- 双向绑定存在问题就是数据可能在任何时间被任何人更改,并且更改的时候不会有通知,只能在用的时候才觉得不对。
- 根据墨菲定律,小概率事件必然发生,这个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出现BUG
- 双向绑定在没有同级元素互相篡改的时候是OK的。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可控。
- image.png
-
当时解决的一个方法是:一个数据只允许一个人改,即拥有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拥有,这个人可以改动,这里的人指的就是组件
- App具有user.name,作为父组件,它只把user.name传给多个需要的组件进行显示,但是这两个组件不准改数据,只能显示数据。
- 如果用户非要在input上面更改,就必须让组件通知数据拥有者,这个数据拥有者再去更改数据,并反馈给组件进行变化。这种变化是所有需要这个数据的组件一起变化。
- image.png
- 单向绑定的好处:
- 数据拥有者清楚地知道数据变化的原因和时机(比如一分钟之内等待有没有变化的,最终只返回一个最终结果)
- 数据拥有者可以阻止数据的变化
双向绑定只有再简单的时候有好处,复杂的时候不要使用双向绑定
现在使用v-model,Vue是通过两个单项绑定类模拟双向绑定的,可以进行拦截
-
父元素那边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进行更改,叫handler,我们更改了任意input的值之后,另一个input也相应变化。都是通知父元素要进行变化,父元素变化之后,再重新渲染子元素
image.png 上面这种写法其实就是使用v-model,也就是v-model其实实现的就是两个单向绑定,但是这个handler函数是自己内部的,只做了更改操作。如果使用自定的handler,需要将v-model的语法糖解开,使用value绑定以及监听input事件调用handler
除了v-model,Vue没有提供其他双向绑定语法糖
-
我们创建一个子组件,当我们想改变selected的时候,点击按钮,会直接触发click事件,更改props中的selected。但是会报错,因为子组件直接更改了props中的selected;我们的原则是一个数据只能由一个人更改,这个人就是数据的拥有者,但是selected不是子组件拥有的,而是父组件拥有的,只不过通过props传给子组件的
image.png -
我们不应该点击的时候直接更改,应该通知父组件去更改,我们做一个更改之后,发现点击的之后就不会报错了
image.png Vue是更加倾向于单向数据流的,而不是直接由子元素更改父元素传入的值
-
但是一直有人想双向绑定,于是就使用:selected.sync="value",使用这个就可以看起来直接改了,同时button要触发的事件改成
event"。本质上还是单向绑定的。
image.png Vue保留了双向绑定的能力,但是不推荐这个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