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足底筋膜炎并不是炎症,而是一种退化。经过网上一顿翻箱倒柜,有了这样一点认识。无论如何,疼起来很遭罪,走起来很狼狈,还是要快点好起来。
两个月了吧,从轻视到重视,进而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从十一前一周开始,在家踩网球,起初感觉像是有些效果,但几天后还是老样子。难道真要卧床不起?但每天的工作、生活还要继续,正常走个路下来也得好几千步。
所以这个十一,哪儿也没去。
直到5号。孩子在家憋得难受,我们去了动物园。一天跛行走到一万七千步,期间每每找地方坐着揉揉脚。运动员受伤先直接冰敷,短期效果是明显的。原本回来都不敢下地了,第二天早上感觉恢复了不少,虽然还是略微跛行的形象,但已不刺痛。
计划好的医院还是要去的。而去哪家医院,是个问题。
从来,医大二院是惯性选择。想了想,还是有必要换一家。其实有些问题不是病,是症;如果用仪器去检查,未必能发现什么。首先使用仪器,已经是医生的常规流程,也算是数据说话吧。不过当你碰到连仪器也不使用,告诉你只需休养的情况,是真心想请求给个仪器检查的机会啊。
如果按年龄和专业程度统计一下医院的医生,大概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刚走上岗位不久,干到30岁的都可以做主任医师了。现在的高校能培养出多少靠谱的、可直接发挥价值的人才呢。玩玩闹闹,嘻嘻哈哈,一名医生也就诞生了,混上几十年,也专业了。问题是,您还年轻的时候,您放心自己吗。
去年跛着另一条腿,挂了两次专家门诊,专家看了看,认为没啥大事。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医生,看着这点小病痛,实在没有感觉。但我酸痛的感受如此真实而强烈。当医生说没啥大事,并告诫好好休息时,的确让人很不以为然,毕竟我已休息了近半年。遥遥无期的不确定性,才是心腹之患。
患者的体验,医生可能未必不理解,但是每天穿梭不停的病患,见多而不怪,偶尔几只特殊的、有研究价值的样本,才令眼前一亮,心中一动。所以,双方的阈值真的不再一样。
还是愿意自己去判断。所以其实我可能不太需要仪器,也不需要检查。一般碰到的症状,都能从网上自研、确认性比对,从而获得基本很靠谱的结论。足底筋膜炎,准没错。
如果不是缺乏治疗设备,其实也不太需要医院。冲击波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那么然后呢,需要找一家医院,告诉医生,这是足底筋膜炎,请批准冲击波治疗。开收费单吧~
接下来,找了一家应该是有这种设备的中医医院,按以上实施。
骨科的大夫不动声色的看了看我的脚,一边听着我的自言自语式询问,一边不慌不忙的写着药方,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案:泡脚。
实际上我更关心怎样能彻底痊愈。其实也知道没有确切答案。无论如何,好好去治疗。五副药好大一堆草药。希望能有效果。
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特性真的普遍,拿病痛来说,也是不一般的忍耐力。即使足底筋膜炎,按统计也近80%的人选择先忍受与观察。如果没有另外的目的,大概没有那么强烈的驱动要去一趟趟跑医院的想治好。
我也是这样。怎样能痊愈。痊愈意味着需要使用双腿双足,期待着中断许久而未能继续的旅程。
足底筋膜炎是这个意志的意外产物。意志还在,它也必将被其终结。即使有一天硬件条件不能很好的支撑梦想,意志的土壤还在,一定会再生长出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