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都曾想过仗剑走天涯,可惜琐事太多没能离开家。何止你我,跨越千年都是如此,武侠的梦想一直在飘荡,也给我们带来了异常丰富的精神资产。
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对武侠文化颇有研究,多年成果形成了《千古文人侠客梦》这本理论专著。书中的结论超出了文学研究范畴,还可以用来解读游侠诗歌和武侠电影等。
1.何为侠
“侠”的概念最早出自《韩非子》“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当时的儒和侠来历相似,通称为游士,就是游荡的士人,也是没落的贵族,显然,韩非子不看好他们。
侠客这个群体最早的详细刻画,是《史记》中的《游侠列传》。这些平民侠客,无视法令,只按照个人心中的道义来行事,心狠手辣的同时重誓言、轻生死。由于行为豪迈,仗义疏财,他们的身份虽是平民,但在当时都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司马迁对游侠精神是相当赞赏的。
唐代的侠客形象开始融入主流价值观念,侠客们早期浪迹天涯,有不法行为,后来为国征战、立功受赏,回归主流社会。在唐宋小说里,侠客的行为有三大主题学艺比武、仗义行侠和报恩报仇。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到了清代,小说中侠客的最重要标准是忠义,代表性的形象是《三侠五义》里的展昭。
二十世纪以来,武侠小说形成了很多流派,如言情武侠、神魔武侠、社会武侠等,作家们开始借鉴西方小说手法,情节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奇幻,侠客形象也变得天马行空、独立不羁。通过虚构一个不受朝廷管辖的江湖世界,实现了自我解放,侠客们在这种架空世界里自由潇洒活动,侠客梦的色彩变得更加浓重了。像令狐冲、李寻欢这样既行侠仗义又个性不羁的侠客形象只能出现在这个时期,这也是因为只有现代的读者才能理解和接受。不同时代的大众观念,决定了小说中的侠客形象。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动漫和游戏,都是提供一种抽离现实的想象和自由。
2.真的武
史料中的游侠和武术关系并不密切,《史记·游侠列传》连武功都没提到。而武侠小说是绝对离不开武术的,是小说的精彩看点,但这些武功基本是小说家的加工,与事实相去甚远。特别是近代的武侠,逐渐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武林系统,比如少林武当是天下武林正宗。特别是金庸,他纯熟地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构筑武侠世界,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出自《周易》的卦辞,逍遥派的武功来源于《庄子》的意象。传统文化的意象的融入,使得武功成了国人的一个独特审美,比如内功,比如“无招胜有招”这样的武学修养,比如宝剑这样的代表性器物,比如扫地僧这样的传奇人物等。但现实里,深山中没有武林高手,峡谷里更没有武林秘籍,现代各种搏击格斗需要的是刻意练习。
3.梦千年
从以上可以看出,侠和武林的意象都是文人的想象。这样的一个想象能够绵延千年、不断发展,它一定是满足了人们某一方面的需求。武侠将人们从限制重重的现实世界中抽离,不再为生计发愁,只管四海行侠仗义。其根本原因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足和无奈。现在的动漫偶像、角色游戏、英雄电影,与之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将自我代入,进入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中追逐梦想。
精彩震撼的游戏不断入侵,逼真沉浸的虚拟现实到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抽离现实的体验选择。武侠如今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也会以多种形式引入到各种载体,继续陪伴人们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