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面是最近的的一则新闻:
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准备到华西医院看病,因五一节后人多,只买到站票。
到达南充后,被刚上车的美女大学生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恳请能否一起挤一挤,结果被女孩拒了,
老人只能起来往后走,大约几分钟后一个中年男子将座位让给了老人。
老人女儿说:” 年轻人,还是应该多学学“,女孩反驳道:“难道我做错位置了吗?”
是啊,座位本就是女孩的,她完全有自己的独立使用权,让了是情意,没让是本分,何来还要多学学之说。
至于那位中年大叔愿意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也是自己的权利,我们应该感谢他的善意,但在这种情况下让出来,从某种程度上大叔在道德层面获得了一次优越感。
我猜想大叔可能平常是个“老好人”,喜欢通过帮助别人,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扬,从而获取心里上的满足感。超级喜欢一片和谐的大好场景,这样自己心里才会感觉到愉悦。
当然关于大叔的猜测,可能都是我的一些臆测,只想说明的一点,女孩没有违心的把座位让出来,其实是捍卫了自己的内心,违心的做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自己很难快乐。
大说未必是真的想助人为乐,也许只是想讨好大众,大众投来的赞许目光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2、
“讨好别人”从心里层面上看是一种病,叫“好人综合症”。
“2001年布莱柯(Harriet Braiker)的《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The Disease to Please – Curing the People-Pleasing Syndrome)一书问世,宛如在好人众多的美国社会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不仅一下子成为畅销书,在著名电视主持人奧普拉•温弗里的电视节目里成为讨论的专题,而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大众心理学经久不衰的话题。”
这类总想讨好别人的人,潜意识中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想法:
如果我把缺点藏起来,变成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觉得我好,也会敬重我,重视我。
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
其实,这种幸福的感觉或自我意识的满足取决于他人对我的看法,我自己并不能把握它,因此我实际上并不幸福。
明白了讨好别人是一种病,接下类就要看看怎样的行为才算是讨好别人呢。我举几个例子,看下自己是不是中枪了。
认识一个还在上大学的读者朋友,他是班长,为了和同学搞好关系几乎没有发过脾气,对同学的帮助请求几乎有求必应。
如果哪天他看到班上的同学见到他不打招呼,他心里便开始打鼓,是不是我哪得罪他了。于是想方设法找到那个人,故意找些话题赞扬他几句,直到下次见面又打招呼了他才放心。
初入职场的小白领G女士,经常会因为领导的一句表扬高兴一整天,也会因为领导随意的一句话忐忑不安。
不知道领导是不是对自己不满意,揣测领导的心思感觉很累,直到下一次领导又表扬她了,才会重新获得信心。
我有个下属,基本上他工作的心情是随着客户的心情变化而变化的。为了和客户搞好关系,很多客户无理的要求他都答应下来。
比如本来晚上他约好了和老同学聚餐,好好happy一下,但用户让他帮忙晚上写材料,明天就要给他。
其实这个材料没那么急,他本可以和用户说一下,往后迟一天再把材料给他,但他怕客户不高兴,硬是答应了下来,结果一晚上都没睡好,搞的很疲惫。
我有个朋友是个小领导,手底下管着四、五个人,里面不乏一些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下属经常随意请假、迟到,分配给下属的任务也经常无法按时完成。
为了让自己成为下属眼中的好领导,营造和谐的团队气氛,他没好意思批评他们,也没有扣绩效,相反很多工作自己都抗了起来,结果搞的自己很累,下属们倒是很悠哉。
以上这些都是患了”好人综合症“的人,得治。
3、
生活中还有很多患有“好人综合症“的人,喜欢讨好别人,本质上是一种不自信或自卑的表现。
自己对自己价值不认可,必须通过外力获取价值认同感。
其实这些”烂好人“是很可怜的,长期这样会变得患得患失,无法真正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心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如何让自己不再做一个”烂好人“呢?
首先:要从心里上明白,自己的价值是客观的,不会因为别人的赞扬或贬损而变化。
其次:培养自我认同能力。理性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优势,当自己的缺点暴漏后,想想自己还有很多其它的优点。
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你一点点练习和强化,不要企图一蹴而就。当你拥有了自我认同能力,也就不需要讨好别人了。
第三:学会平等的与任何人沟通,让别人从你身上获取有价值的东西。不管你面对的是哪位大领导,人家和你交流是想从你身上获取价值,不会因为你说几句讨好的话,人家就认同你了。
PS:
最后要说明一点本文讨论的”讨好别人“都是被动的讨好别人,而非主动的讨好别人。
主动的讨好别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去讨好别人,搞定别人,叫别人舒服,喜欢你,支持,哪怕你骨子烦对方的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