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是越来越火了,《雍正王朝》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吹捧,想必大家都还记得里面那个敢于犯言直谏的孙嘉诚吧。其实在历史上还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物了,那就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清朝重臣孙嘉淦(念gàn)。
孙嘉淦在历史上也是和魏征一样政绩突出,敢直言进谏的人,他数次惹得雍正大怒,却也令冷静下来的雍正佩服他的勇气,最终还是重用了他。孙嘉淦不仅敢于进谏,同时也是一个清廉之人,雍正皇帝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孙嘉淦太憨,但他不爱钱。
可是在他告老还乡的那年,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他被人举报正拉着十几箱贪污受贿来的金银浩浩荡荡回乡了,惹得乾隆皇帝大怒。乾隆当即下令拦住了他,可是打开箱子的瞬间,所有人都傻眼了,因为里面装的都是砖头了。
素来清廉的孙嘉淦为什么要拉着十几箱破砖头回乡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孙嘉淦出身贫苦,为官清廉。
孙嘉淦是山西兴县人,因为他为官后清正廉洁,所以也被后人称为山西清代名臣第一人。他出身贫寒,好在聪明好学,所以在30岁左右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从此也踏上了仕途。
一般来说,贫困人家出身的苦孩子一旦得势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迷恋权势,另一种是体恤民情,而孙嘉淦就属于第二种。他了解底层人民的苦,所以一直心系百姓,办事总是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而对于皇帝,他却一直是直言进谏。好在几个皇帝都了解他的人品,即使数次被孙嘉淦惹得大怒,最后也还是重用了他。
《雍正王朝》中,孙嘉淦的原型孙嘉诚是被年羹尧给杀害了,其实历史上却不是了。历史上的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却一直很顺畅,告老还乡后,都又被乾隆皇帝召回来重用,直到1753年,才病逝,享年71岁,也是善终了。
二,孙嘉淦没钱,拉砖头回乡充面子。
乾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47年,64岁的孙嘉淦以年迈为由请求告老还乡,乾隆皇帝同意了,可是在整理行李的时候孙嘉淦却犯难了。要知道其他的官员回乡的时候,都是大车小车拉了很多了,可是他由于做官清廉,却没什么能拉的,要就这么寒酸地回去吧,世人恐怕要说皇帝不厚道,更要嘲笑自己没出息。
怎么办了?别急,孙嘉淦还真的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趁着夜色也准备了十几口沉甸甸的大箱子,不过里面可不是金银,而是他找的破砖头了。
第二天,孙嘉淦拉着十几口大箱子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回乡之路,可是还在半道上就被人给拦下了。原来正直的他在朝中得罪了不少奸佞小人,这次看他拉了这么多箱子回乡,就跑去乾隆那里告状,说他平时的清廉都是装的,这会正拉着金银财宝回老家享福了。
三,乾隆被感动,下令把砖头换成银子。
乾隆虽然不愿意相信孙嘉淦是这样的人,可是这些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也不得不下令去拦停他的马车检查。这些人拿着圣旨拦住了孙嘉淦,原以为可以抓到他贪污受贿的物证,可是箱子一打开,全部都傻眼了,里面居然全部都是破砖头了。
乾隆皇帝也很纳闷,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了,孙嘉淦看隐瞒不住了,不得已说出了实情。乾隆皇帝震惊了,他当然知道三朝为官的孙嘉淦清廉,可是却没有想到能寒酸到这种地步了。乾隆当即下令:卸下砖头,换上银子。要是把这十几箱的砖头全部都换成银子,那也是笔不小的财富了,孙嘉淦坚决不同意,最终是按照一块砖一两银子的标准换,他收了五千两银子。
乾隆皇帝当然舍不得这么一个好官离开,两年之后又召回了他,继续重用。乾隆十八年,71岁的孙嘉淦病逝,可是他清正廉洁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间。
本人原创,已签维权,抄袭必究。
湘西小木鱼.2019.2.27
愿和你在历史长河中,寻找至纯的爱恋。
更多的民国爱恋故事在民国女人传
更多的古代爱恋故事在古代女人传
更多的散文杂文随笔在尘世随想录
更多的历史小故事在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