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国电影《熔炉》是根据震惊韩国真实发生的听障儿童性暴力案件改编拍摄,讲述的是发生在浓雾重重的雾津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是只知道有电影,却不知道有原著。我也是在偶然的情况下,由学生推荐的。
2
是一个短卷发大长腿的女生,她说这本书让她好难受,推荐给我也让我难受一下。说完放下书笑着就跑了。
要不是在简书开始日更,也许这书我根本就读不完,依然还沉浸在王者之中,在游戏中逃避现实,排解压力。
阅读过程中,虽然早就看过电影,对内容很熟悉,但还是经常被做着孔枝泳的文字震撼到,更被人物经历的真实和痛苦吞没。
从始至终我都满怀着同情、愤怒、悲伤和斗志,很像在阅读《悲惨世界》《唐吉诃德》等名著时候的感受。
书中描写了韩国雾津的真实现状,那里的长官都是互相勾结,都毕业于雾津小雪中学大学,都是校友教友,彼此之间都有理不清的亲戚关系,就像是被一张巨大的关系网罩住了一样。
官官相护、狼狈为奸、指黑为白的事情数不胜数,因为恶人占据了权利道德善恶的制高点,所以伪善变成真善,邪恶变成正义。
无论是在原著、电影,还是在现实中,性侵听障儿童、草菅人命、行贿受贿的犯罪分子都没有得到标榜正义、公平的法律的严惩。这是多么大的讽刺,让人愤怒,也让人悲哀!
3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一直为正义奔走的中年妇女,两个孩子的离异妈妈徐幼真。她从小受父亲影响,成为一个正直坚强勇敢的人权斗士。
她的父亲被抓去施了酷刑,回来没几天就去世了,从此他们一家便在贫穷中艰难度日。然而她的长相和知识,都不应该在成年之后继续过贫穷的日子。
这让很多人不解,包括她的离婚。她对此的解释是:“我从来不曾因为我的父亲而变得可怜或不幸。如果你说贫穷,那在我们这个腐败的国度,贫穷就是想要好好表现却遭到解雇,事业失败,帮人作保却不幸破产,要不然就是生来就贫穷。就算我父亲依附政权布道,也不能保障我们不会贫穷。早年失怙,这是古今许多孩子的命运,他们的父亲可能是遭受严刑拷打而死,因病去世,意外死亡或者自杀。我父亲的生命和死亡让我经历了半数人类不得不经历的贫穷,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却反而让我成为高贵、让别人为之骄傲的人。因为我的父亲,我才不至于成为单亲家庭长大的乖僻女孩。如果说我曾觉得自己可怜而又不幸,那就是我明知不该却选择向现实妥协的时候。”
她的父亲也是一个人权斗士,是想要用一生追求理想和真理的人,有幸的是,她也成为了父亲的追随者,并始终没有被黑暗的现实、贫穷的生活打败,她不曾屈服,不曾妥协。
矮小娇弱的她,内心那么强大,哪怕是在浓雾重重的雾都,也散发着微弱却醒目的光芒。
4
借徐幼真之口说出的“整个国家都在发情,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在这里长大”,发人深省,振聋发聩。
恶人的力量是那么强大,从学校到教育厅,从教会到检察厅,从警察局到法院,都是他们的人。真相、正义、公平,都是他们用来敛财的工具。
真是一个“狂乱的熔炉”,无论什么美好的事物,只要丢进去就会被烧成清一色的灰烬,什么都剩不下。
真善美在这熔炉之中不堪一击,反而是冰冷无情虚伪邪恶,能长久又昌盛地存活。
地狱!没有正义的社会,就是地狱。是烈火焚烧的地狱,是一切都在狂乱的熔炉。
5
看完书我不知道该如何说服自己不去痛恨万恶的资本和堕落的人性。
我也无法说服自己,这样残忍的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
再不是小孩子了!大人!这个词语再一次猛烈冲击到我,大人不就应该用尽力气保护孩子吗?
再一想,我们年轻时候抱着改变世界的想法说着愤世嫉俗的话,做着放荡不羁的事,就像鸡蛋撞石头、不撞南墙不回头那样决绝的样子,为什么在成家立业之后要丢弃呢?
依然是徐幼真:“想改变世界的心情,从我父亲死后我就放弃了。我现在只是为了不让别人改变我而奋战。”
6
好在正义没有缺席,就是晚到了那么几年。《熔炉》的电影上映之后,案件被重新审理,并且出台了《熔炉法》。更幸运的是,那些受害的儿童,都恢复得很好,也都成了很优秀的人。
也许这也是对那些热爱文字、坚持创作的人的最好的回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