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奋读红楼系列之27:化解职场矛盾就两件事:一件是找到共同的利益,一件是发现共同的敌人
1/6、有点突兀的“钗黛和解”
假如你是部门经理,你有两位历来相互看不顺眼的下属,正在你担心之际,这两人忽然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你欣喜之余不免会有点担心,这会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吗?
这种感觉,在《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钗黛和解”之后,宝玉有过,见她俩姐姐妹妹得亲热,“只是暗暗的纳罕”。
其实,我们读者也有:“难道全书的两大冤家对头,才书的一半就这么和好了?”
如果是国产宫斗剧,可断言后面一定是“大奸伪善被揭露”,有人甚至认为这应该是《红楼梦》失传的结局,可是曹公的想法怎么可能走上狗血编剧的老路?
猜测结局已失去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考虑这个情节“成立的边际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钗黛和解”才有可能出现?
而这,正是我今天讨论“职场人际冲突”的出发点。
2/6、性格冲突和利益冲突
职场上的冲突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性格冲突,我看不惯你,你看不爽我,相互嫌弃。
这类冲突都很明显,往往是“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他们光站着,不说话,周围的人就感到气温在急剧下降。”
第二种是利益冲突。
这类冲突就没那么容易看出来了。两人可以一边互捅刀子,一边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我这么描写有点极端了,通常没这么“戏精”,通常是两人迎面而过,相互微笑着打个招呼,擦肩而过后,作出下图的表情。
这二种关系,正是《红楼梦》的钗黛关系在和解之前,经历的两个阶段。
3/6、我就喜欢你看我不爽,又灭不掉我的样子
第一阶段从第八回“宝玉探病”到第二十二回“宝钗选秀失败”。
之前在《不用撕逼就把架吵赢了,才算真本事》中分析了,宝钗是进京选秀来了,住在贾府,有一天生病了,宝玉去看她,偏偏黛玉此时也去探病,结果,宝钗就莫名其妙地被泼了一脸醋。
说这一段是“争风吃醋”,其实言过了,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对彼此的感觉都不稳定。
所以这一阶段,利益上的冲突不大,主要是性格冲突。
作为文学,曹公让我们看到了两类性格截然相反的少女,体会到“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但身为当事人,一个喜欢直来直去,一个相信点到即止,八字不合偏偏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真是十足窝心。
不过,性格不和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钗黛关系演化为冲突呢?
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将人际关系的“性格认知冲突”归于下面的几种原因:
第一、因为个人挫折而寻找“替代性攻击目标”
黛玉对宝钗不爽,因为这个人更像是“替代性攻击目标”——我母亲早亡,寄人篱下,为什么你命那么好呢?
到了后来,宝钗选秀失败,被宝玉无心比喻成杨贵妇,同样基于“替代性攻击目标”的心理,认为是宝黛二人联合起来,取笑她。
第二、“独特性”的目标更容易被我们盯上。
其实黛玉欣赏都是和她一样,特立不群的人。而宝钗说话做事太规矩,对于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来说,实在是有点无聊,这样的人,黛玉应该都不瞧上一眼。
但偏偏,无聊的人又很优秀,优秀到你不得不跟她正面较量。
两样,黛玉容易被宝钗盯上。宝钗的心机是有代价的,很辛苦,永远是在迎合别人,她难道没有怨言吗——凭什么我活得这么累,你就可以这么洒脱?
她们对彼此的感觉,就像一句广告:“我就喜欢你看我不爽,又灭不掉我的样子”。
性格冲突的第三个原因:年轻气盛,而无法欣赏不同的性格。
一般而言,学生阶段更容易因为性格不和而发生的直接冲突。如果你是像林黛玉一样高傲的人,想必以前常常是被孤立的对象。
一个人视野阅历越有限,越容易自以为是,对与众不同的东西产生反感,就算是像宝钗这样群众关系良好的同学,也可能因为“太优秀”而反招忌恨。
所以在学生时代,和周围的人保持同样的喜好,是一种自我保护。只有接触的世界丰富了,你才可能接受甚至欣赏和你不同的人。
可惜此时,你已进入职场,面临着更剧烈的利益冲突。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元春端午送大家礼物,宝玉和宝钗一样,黛玉和其他小姐一样,这就把宝玉的婚姻问题挑明了,也让钗黛冲突进入利益之争的新阶段。
4/6、“自我实现预言”让人际关系渐渐恶化
有意思的是,在利益冲突不明显的时候,钗黛两人明争暗斗,一旦利益之争明确了,两人反而没什么冲突了。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吵吵闹闹有什么用?不如各想各招。
你看,宝玉和黛玉两人闹得最欢的,就在这段时间,黛玉一是不放心,不断地试探宝玉的内心,反复求一个“你放心”;另一点,也是让两人的关系始终处于舆论焦点,把暗牌打成明牌,争取“事实关系”。
宝钗呢,知道自己的性格不为宝玉所喜,但并不在意,她的重点是争取周围有决定权的人:元春打了明牌,王夫人是自己人,但贾母却始终不表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
分析到这,必须打住了,因为接下去就是“阴谋论”了。
“阴谋论”本质是一种循环认证,用A证明B,再用B证明A:因为宝钗有心机,所以她一定会收买人心,所以很多事都往她想要方向发展,这就证明她有心机。
如果按这个逻辑,宝钗也可以认为黛玉也是个“心机婊”,论证如下:因为黛玉有心机,所以她会盯着宝玉的一举一动,所以宝玉一动看望宝钗,黛玉就发现了,也跟了去,这足够以证明,黛玉也很有心机。
如果双方都这么想,就危险了。
心理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过一个理论,叫“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这个理论后来常常被用在外交上,解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两国敌对。
因为两个国家互不信任,加上某些人预言 “两国必有一战”,所以很多信息都不能共享,导致某些信息被对方误读为战争信号,作出过激反应,从而引发更深的不信任,释放出更多不友好的信号,和一连串的过激反应,最终由一个偶然事件,引发战争,让预言成真。
钗黛关系确实是有走向“自我实现预言”的可能,到了二十七回,整本书,宝钗最大的人生污点出现了,在偷听人家对话被发现后,她不假思索地“嫁祸”给黛玉。
在钗黛关系的变化中,宝钗一直是主动的一方,想要避免“黑化”,需要她主动化解两人的矛盾。
大国之间想要不发生战争,有两个底线,一是共同的敌人,比如中美当年找到了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才能走到一起;另一个是潜在的危险,就是“核战争”的风险让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出来个道士要替宝玉做媒,又出来个金麒麟,传出“金玉良缘”的第二个版本。
贾母始终避谈宝玉的婚事,说明此事有变数,事实证明,日后来了个薛宝琴,就让贾母动了念想。
“共同的敌人”,难怕是“潜在的共同敌人”,也是两人不发生冲突的底限。
当然,这只是底线,想要化解矛盾,还需要有“人际关系的大智慧”。
5/6、寻找“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在钗黛和解之前,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
一件是宝玉被打,这就提醒了她们,一旦两人争夺的“标的物被损毁”,一切努力都将毫无意义。
有一次,宝玉卷进“黛钗湘”三人的情感旋涡,里外不讨好,最后陷入《南华经》的“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一句中,不能自拨。第二天,“黛钗湘”三人一看不好,又联手解劝这位“痴人”,“四人仍复如旧”。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大智慧”,不但要看到两人的利益冲突,也要看到共同的利益,寻找“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钗黛和解之前另一件重要的事是“海棠诗社”。
在“海棠诗社”情节中,黛钗竞争被摆到了明面上,两人轮流夺魁,我们发现,竞争并没有恶化关系,反而增进了彼此理解。
在诗社中,宝钗不需要“藏拙”,黛玉也展示了她“幽默大度”的一面。
共同的利益让她们找到了“利益最大公约数”,而“规则之下的接触”化解了两人性格上的矛盾。
经过了这一系列事件的铺垫,第四十二回“钗黛和解”才非常真实。
“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只是家族悲剧大幕下的一个小缩影,只有收拢这条爱情线,曹公才能把笔触深向更深层次。
6/6、你找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性格冲突是因为我们太年轻,太偏执,而无法欣赏不同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利益冲突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和大家都认同的游戏规则。
而“钗黛和解”的意义在于明确了两人关系的“边界”:
你不“藏奸”,我就把你当“好人”;
我们是竞争者,但我们仍然可以彼此欣赏;
我们的性格与价值观截然相反,既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相互伤害。
在人际关系上,你找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阴谋论只能让你找到一个老奸巨滑的对手,只有找到“共同利益”和“共同敌人”,才不至于让你在竞争中迷失方向。
(“读红楼,看职场”系列第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