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栗老师一起到桥头小学参加蒋庄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真是收获很多。
同课异构课题为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17课《十年后的礼物》,现将评课内容整理如下: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就是教材相同,设计不同。
《十年后的礼物》这篇文章所在的第四单元,单元主题是“真诚的心”,围绕这一主题设置了五篇文章。训练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在细节描写上以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为主要训练点。这篇课文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比较多,可作为训练重点。并且紧随其后的《月下桨声》正是要求学生利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来体会文章主旨的。
每个老师对教材都有独特的理解,侧重的角度不同,设计的思路就不同。这次做课的两位老师根据自己不同的设计,做了两节精彩纷呈的课,也体现出了她们对课标的不同理解。
如果我来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我会抓住达格妮的心情变化这一主线去设计。首先让学生体会出她的心情是疑惑的,然后让他们说说从哪些地方知道达格妮疑惑,适时引出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带着疑惑的语气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讲的是回忆十年前的事,体会出达格妮的心情由期望到失望,学生自己找出相应的细节描写,读。第三部分达格妮又是怎样的心情,体会出兴奋、激动。让学生说说从哪知道的,说说找到了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总结,点明主旨: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的信守承诺让一个第一次走出山林的,彷徨无助的女孩儿被激动和幸福包围,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希望。所以她大喊:“生活啊,我爱你!”这是本文的主旨,也是以后的考点。
回到两节课上,第一节课,老师教学设计稳妥,教学环节呈现文档,教态稳重大方,是非常有潜力的好苗子。她非常注重五年级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这是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拓展环节学以致用,让诚信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诚信。学生写字时坐姿要求一再提醒,这些都非常好。第二节课,老师对课文熟悉,上课没有拿书,就能大段背诵重点课文段落。设计环节熟练,不看教案,一气呵成。她熟悉学生喜好,在课中学生注意力快要分散的时候,适时提出了娱乐明星,假设某明星要为本班一名男生写歌,后十年没有兑现。让学生在收回思绪的同时又体会到了达格妮的失望心情。这位老师还非常熟悉学生的学情,在讲到插叙部分时,她说:“第4、5自然段在写作手法上是插叙,上一课我们已经学过了……”
另外,我提出几个问题,和大家商讨:
1、默读,高年级少不了。我们在公开课上,为了不至于冷场,很少用长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默读。恰恰这种形式在高年级是不可或缺的读书形式。《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就提到,真正的学习发生在静悄悄的课堂,发生在默读中。我们要敢于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让他们边读边画,边读边悟,这样他们的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发生。
2、评价语言多样化。两位老师在这方面或多或少都有提升空间。我们不能用重复学生的话来代替对学生的评价。更不要说“很好”这类的笼统语句。我们的评价语要形式多样,内容有针对性,有总结性,有引导性,有启发性。如:一个学生说达格妮的心情很激动,老师不要说,“好,请坐”。我们可以用有引导性的评价语来说:“你一下就体会到了达格妮的激动地心情,真是她的知音,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3、板书字体不随意。一节公开课,考量的是老师全方位的素质。外形甜美、语言干练、设计独到,板书也应该精益求精。我们在要求学生写好字之前,要练好自己的字,毕竟一节课的板书也没几个字,我们写得和书法家不能媲美,但认真的态度能从工整的字迹中体现出来。
4、课时区分要明显。我们在上公开课时,都想有一个好的开头,一下就能吸引住大家的眼球,但是,两位老师都以礼物为导入手法,有写的,有说的,还有想象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已经讲过了,孩子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第二课时,我们省掉这个3到5分钟的导入是不是可以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留下更充裕的时间?毕竟长文短教,时间很宝贵的。那么我们第二课时怎样引入呢?第一、复习字词引入。第二、总结上节课内容引入。第三、提问引入……
5、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这句话是贾志敏老师说的。我们的孩子在齐读时经常会出现一字一崩、俩字一蹦的情况,不为别的,孩子很善良,总怕同学赶不上自己的速度,读俩字停下来等等大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年级时老师经常让全班齐读。所以建议老师们再让学生读书,要让孩子们知道“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而且低年级尽量避免齐读,即使让齐读,也要有老师带着齐读。
6、语文理解尽量不要在屏幕上出示所谓的“正确答案”。同样一句话,老师的理解和学生的理解不同,男生的理解和女生的理解不同,经历过的和没有经历过的不同。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出示了“答案”,那么回答和“答案”不太一样的同学就会反思,难道我错了吗?其实这是对学生思维的限制。
今天能参加蒋庄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真是非常荣幸,感谢我的伯乐,栗老师邀我参会,给我发言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向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