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预制人”,正在消耗你的能量
这几天,罗永浩和西贝的骂战沸沸扬扬,引发全民关注。消费者之所以情绪高涨,本质上是对高预期与现实落差的强烈不满——若以预制菜的成本,却收取高端餐饮的价格,不免让人感到被欺骗。
这场争论无疑是件好事,它推动着餐饮行业向更加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无论如何,预制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只要严把安全关,消费者并非不能接受。
相比已经熟悉的预制菜,一个新兴词汇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预制人”。这类人仿佛被提前设定好程序,只会按照固定模板思考和行动,就像预制菜一样方便但缺乏新鲜感和个性。
与“预制人”相处是何等抓狂?感觉语言失去了沟通作用,对方似乎永远听不懂你的话。理解无能、拒绝思考,遇到事情总指望别人解决,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你需要不断为TA“擦屁股”,极大地消耗着你的精力和耐心。
01 什么是“预制人”?为什么比预制菜更可怕?
所谓“预制人”,是指那些思维和行为都被预先设定,缺乏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人。他们如同被编程的机器人,只会按照既定模式回应,无法进行真正有深度的交流。
预制菜只是满足口腹之需,而“预制人”却消耗你的精神能量。与预制菜的选择自由不同,我们往往不得不与各种“预制人”打交道,他们可能是同事、朋友甚至家人。
这种人际交往中的无力感,远比吃到一份不明标价的预制菜更加令人沮丧。当沟通不再是思想的碰撞,而成了单方面的信息灌输,关系的本质就已经变质。
02 “预制人”的五大特征,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有网友总结出“预制人”的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处理信息慢,存储信息也慢
他们仿佛是单线程模式,接受信息的速度极慢,反射弧极长。你很用心地跟他沟通,说了一堆,发现他仿佛根本没听见你说的话,也迟迟不给回应。
就像是性能低下的CPU,始终处于缓慢处理状态。内存条也不够用,有些信息你重复了n次,对方仍然记不住。
2. 沟通障碍,听不懂“人话”
他们只能接收和处理预设的信息,沟通起来总是需要反复循环解释。明明已经把事情细节交代很清楚了,对方却如同风过无痕,你只能一遍遍重复沟通,严重影响办事效率。
回答问题总是牛头不对马嘴,完全get不到重点。与其说是沟通,不如说是在进行无效的信息传输。
3. 拒绝思考,拒绝成长,毫无边界感
不爱用脑子,喜欢当伸手党的同时也喜欢当甩手掌柜。“报告帮我写一下呗”“衣服帮我洗一下呗”“帮我倒杯水”“我爸妈要出差了,你帮我养下狗呗”......
理所应当地把自己的事情、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甩给别人,没有担当精神,永远停留在小孩子状态,不思考、不进步、不成长,只顾自己轻松,把本该自己背负的重量扔给别人。
4. 自以为是,死不悔改
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一指出自己的问题就应激、跳脚,被刺伤了可怜的自尊心。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也继续不作为,不做出任何改变,同样的错一犯再犯。
5. 缺乏同理心,极度自私
永远只考虑自己,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只想被照顾,不想照顾别人。不付出、不用心,无视你的不舒服、无视你的情绪、无视你的感受,只想榨取你的价值,为他的自私服务。
03 “预制人”是如何形成的?家庭教育是根源
这种人的思维方式很难被改变。底层框架出了问题,操作系统、软件运行都不会顺畅。
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总是以受害者身份自居,习惯归外因,把问题推到别人、推到原生家庭身上,毫无主观能动性。
“预制人”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父母比较强势,总是替孩子做决定,替孩子规划好未来,久而久之孩子便失去了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不懂变通,情商低。
甚至不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反正有人帮忙解决问题,有人保驾护航。过度保护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最终制造出一个个无法独立生活的“预制人”。
04 如何避免成为“预制人”?三步唤醒真实自我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预制人”的某些特征,不要灰心,这意味着你已经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以下是三个唤醒真实自我的建议:
1.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每天给自己30分钟的“思考时间”
远离手机和干扰,专注于某个问题深度思考,训练自己的思维肌肉。思考不是天赋,而是可以练习的能力。
2. 学会承担责任,从小事开始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遇到问题首先想“我能做什么”,而不是“谁可以帮助我”。只有承担责任,才能真正成长。
3. 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
在做决定前,先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同理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摆脱自我中心的关键。
05 面对“预制人”,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能量?
对于那些已经定型的“预制人”,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能量,避免被不断消耗。
1. 设立明确的边界
不要做别人的“擦屁股专员”,明确什么是自己该帮的,什么是对方该自己解决的。边界不是冷漠,而是自我保护的必需。
2. 学会拒绝
当对方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勇敢说“不”。拒绝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和对方负责。
3. 选择值得投入的人际关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把它投入到那些互相滋养的关系中,远离那些只会消耗你的“能量吸血鬼”。
4. 不要试图改变他人
改变一个人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那些自己不认为有问题的人。尊重他人的选择,但也要保护自己的能量。
06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现炒人”,而不是“预制人”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预制”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有温度、有思考、有个性的“现炒人”。
“现炒人”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富有同理心,能够与人建立真实的连接。他们可能不那么“方便”,但有着无法被替代的独特价值。
这个世界之所以精彩,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独特性。不要让自己成为批量生产的“预制人”,保持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行为方式,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家长们一定要警惕,不要让自己的控制欲将孩子培养成一个“预制人”,也希望有“预制人”症状的人能及时警惕,清醒,努力做出改变。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而非按照固定程序生活的“预制人”。
让我们拒绝成为“预制人”,也保护自己不被“预制人”消耗过多能量。在这个预制泛滥的时代,保持真实和独立思考,是最珍贵的品质。
推荐阅读:
- 《为何家会伤人》:了解家庭教育如何影响人格形成
- 《被讨厌的勇气》:学会课题分离,摆脱他人期待
- 《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
你遇到过“预制人”吗?是如何应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