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多筒子们将这次的条例引用到唐朝的民族开放的政策对于唐朝的强盛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简直就是胡扯。
首先,这帮人根本不了解唐朝的历史,唐朝绝对不是历史的榜样,唐朝不是好的历史榜样,盛唐开元盛世不过持续50多年而已。之后就经历了长达9年的安史之乱,中原大地尸横遍野,至此一蹶不振。后期被潘镇割据,外族入侵长期困扰,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
其次,唐的强盛是经历太宗,高宗,武后等三四代人近百年的奋斗(政治清明)而成,期间的历史名人不用细说了(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但是这期间的一大弊端就是对外族无限制包容,比如在太宗时代开了个坏头,突厥内迁十万户(安史之乱是内迁胡人与汉人的联合暴动)唐太宗把突厥的降部内迁到了河北一带,因此河北也就成为了胡人杂居的地方,因为胡人聚集,汉文化对河北的影响削弱了,导致后来河北一带对于唐皇朝的关系是非常的冷淡的,这就给唐朝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再者,王朝的扩张及对外战争为了获取廉价而高效的兵源(与现在这个法想法(获取廉价劳动力)是何其相似啊)使得各类胡人充斥与军队中,汉人的安土重迁习惯以及对繁荣的都市的奢华生活的迷恋正好也促进了这一政策的落实。
最后,边关胡人将领掌握军权,财权,行政权,内地汉人久不知战,加上府兵制的瓦解,整个王朝已经无法控制局面,安史之乱就自然一触即发,内地胡人相呼应,以至于长达9年的战争借助外族的力量都未能平息。
唐朝的开放外民族政策或许促进了他的繁荣但更是直接导致了衰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