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上士”听到了“道”的道理,赶快照着实施;“中士”听到了“道”的道理,将信将疑;“下士”听到了“道”的道理,横加嘲笑。不笑那才希奇!所以,古人说得好;“明显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深谷。最光彩好似屈辱,广大德好似不足,健德好似怠惰,纯真好似庸俗,最方正,反没有棱角,大器物,将最后完成,大声音,反而希声,大形象,反而无形。”“道”,幽隐而“无名”,“道”于万物始始善终。
感悟:我们会发现,我们总想学那些成功的人,那些成功的事,但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我们通常学的都只是表面的东西,学不到背后的“道”。而“道”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我们不屑一顾的,是跟我们正常认知相反的东西。其实我们不知道“反”才是对的——反者道之动。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宇宙原始处于混沌状态,混沌开始分化,分化再分化,产生千差万别的东西。万物内涵阴阳对立的势力,阴阳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统一。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穀”。王公们却以这些贬义字称他们自己。所以一切事物有时贬低它,它反得到抬高;有时抬高它,它反受到贬低。人们所互相教导的,我也用这一原则教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一成语作为教人的开始”。
感悟:事物的发生是阴阳和合而生的。万物都喜欢阳光,却都扎根于阴暗的地底下。所以要觉察事物背后的意义,看到的“阳”和看不到的“阴”和合之后的结果,任何事情不要强行妄为。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力量,能在最坚硬的实体中穿来穿去。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实体。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有益。“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罕能企及。
感悟:“不言之教”其实就是榜样的力量,他只是做好他自己,却自然而然的有很多人向他学习。这也是一种无为,他并没有要求别人做什么。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强行者往往不得其“道”,弄者双方都痛苦不堪。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虚荣跟生命哪一个更亲切?生命跟财产哪一个更重要?占有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惜,破费会更多,储藏丰厚,损失必重大。知足不会遭困辱,知止不会遇险,可以长保安全。
感悟:伤害自己最深的人,往往是最亲近的人,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贪婪的人总在防别人,防止别人抢走自己的东西;知足的人时时防着自己,防着自己的欲望给自己带来不需要东西。外在的东西多了都是生命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