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家长提问:
我家孩子总是嫌我唠叨,可我看到她那个样子总忍不住想去说她。
她现在上初一,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学习习惯非常不好。
回到家第一件事永远不会是写作业,总是要先玩会。
道她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是她每次都非要拖到最后一秒,我就忍不住想唠叨。
比如说好六点半开始写作业,在这之前她眼睛一秒都舍不得离开电视,有时候我就会提醒她,她就很不耐烦,跟我吵架。
我也觉得自己这样唠叨不好,想问老师怎么样才能改掉这个毛病?
唠叨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其身影:
你看到孩子吃了很多零食,忍不住要说:“怎么又吃这些垃圾食品啊,妈妈跟你说过这都不健康的”;
眼看作业那么多,孩子却没心没肺的看电视,你比孩子还急:“你这作业这么多,不赶紧写想什么呢,每天晚上写到十点你开心是吧”;
好不容易放假了,孩子玩游戏,你看了气不打一处来:“你说说你在家都干嘛了,能不能让我省点心啊”!
父母喜欢唠叨,唠叨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但是孩子们的感受呢?
曾有个孩子给妈妈写了这样一条留言:
亲爱的妈妈,我觉得你非常神奇。
每次我做作业背书时,你都看不到;但是只要我开始休息,你就会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说我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玩。
不知道你看了这段话是什么感受呢?
你说你知道孩子学习辛苦,知道她有自己的计划,但这个“知道”仅仅是意识层面的,并没有感同身受的理解。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很焦虑,对孩子的学习状态过度关注,继而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选择性忽略,只盯着孩子放松的时候看,而忽视了孩子学习的时间。
现在请你仔细计算一下,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到底有多少?
这样你才能对“孩子学习辛苦”有深刻的感受,才能理解“孩子需要放松”。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看,为什么你“知道唠叨不好,却还是忍不住”?
02
其实唠叨背后有两种潜台词
①我要做个好妈妈,这些事我必须要管、要说。
这时你的唠叨是为了满足自己“做一位好母亲”的愿望,而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②你这样做不符合我的期待,你必须要听我的。
这时你的唠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也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当你有了以上两种察觉后,你才会真正有动力去解决“唠叨问题”。
这里我给爱唠叨的你两个建议:
1 有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在有了孩子后就失去了自我,这是病态的生活方式。
当你的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那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你放大,孩子生活在放大镜下,他觉得累,你也不会放松。
你可以试着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让自己也能享受到生活,而不是全围着家庭、孩子转悠,当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孩子也会自然被你吸引,你们也会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聊,而不仅仅只有学习。
2 让自己不焦虑
很多时候,焦虑是源于盲目,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做什么才是对的。
唠叨其实透露出了你的无能为力,你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又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你有更有效的方式,自然不会用这种让你跟孩子都不满意的做法。
分享个训练方法:
你可以找一个最常唠叨的场景,想想自己理想的应对方式,然后经常在大脑中想想,把场景和新的行为模式联系起来,慢慢你就会发现,自己不再唠叨了。
停止唠叨,从此刻开始!
想要阅读本篇原文,请关注我们的专属教育公众号【学之道讲堂】后台直接回复【改掉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