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无论孩子行为好坏,家长的行为和表现都要让孩子感受到爱”。
因此这种教养模式反对对孩子进行奖励和表扬,奖励和表扬会让孩子觉得只有我的行为“好”的时候,才会得到相应的爱,而且会增强孩子行为的外在动机,减少内在动机。
由此,让我想到幼儿园老师的做法。幼儿园的小朋友,表现好的时候,老师会给贴个星星或者小花之类的,表现不好,就不能得到,这种行为很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但是面对这种大环境,目前的我无力改变,也无法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但是我想,作为妈妈,我需要做好自己的角色,我对自己孩子的影响肯定是大于老师的。
当然,无条件养育也坚决反对惩罚,因为惩罚是不起作用的,这里有一个跟《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一致的观点:惩罚会让孩子把焦点放在如何报复家长以及如何躲避惩罚本身,并不会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因此惩罚还会恶化亲子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无条件养育中提到“自然后果”也是一种惩罚,这一点需要进行反思,因为我原本认为“自然后果”是替代惩罚的一种手段。
无条件养育还提到关于孩子的“学习分数”和“成功”,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说“鲜有家长具备勇气和独立性,做到更关心孩子的幸福,而非孩子的成功”,对这句话颇有感触。愿我能坚定自己的价值观,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孩子成长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而非所谓的成功。
无条件养育不是让家长袖手旁观、放任自流,而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指导、设定界限,这是一种“掌管”而非“掌控”,掌控是苛求绝对服从、依赖于压迫或无休止的规范。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掌管”帮助孩子获得“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