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年少时——“啊~”“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丹桂飘香正九月,又到一年迎新时~”
“油腻男”中年时——“啊~”“终于回来啦~”“终于不用再特么吃泡面啦~”
九月,不是在出差,就是准备出差中。前8天准备出差,后22天在欧洲出差,最后一天回到杭城。
与祖国相隔6小时,每天过着游荡的生活,每天都很想家,想祖国。
好在成长还算满意。
一、一个写作技巧-讲故事
在参加剽悍读书营7月活动——共读营时,我被森梅大神的文笔以及故事所折服。
而我对故事,则是恐惧。因为不会呀!从小就特老实,一说谎就脸红(虽然长得黑看不出来),不会说故事,也不爱看故事书。
在紧接着的剽悍行动营,我也跃跃欲试,尝试了两次,结果惨败。看着离获奖越来越远,只得回到自己熟悉的文体上来。
9月中旬,在出差的路中,大晶大大发来邀请,参加故事主题营。要求为每天看一本书,转述一个故事。
强制要求写故事! !!很刺激的样子啊!!!
开营前三天,我做了功课。听了汤小小老师的写故事课程,听了得到《故事课》说书音频,也看了樊登读书会的《你也能写出好故事》的讲解。一共输出三遍听课笔记。
奇迹发生了! 第一天就拿了一个最佳。后续几天也频频获奖。
一点感悟:
不要害怕自己不会,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边学边练,总能够被有心的你学会。
二、二个摄影课程
1.iPhone摄影大赛金奖得主——韩松
关注了很久的课程,早早下载完,在前往荷兰的飞机上,一口气看完全课程的视频,做了一些记录。
这套课程的两大特点:
1)教授底层美学思维
2)讲述拍摄过程实景视频,也提供后期修图的视频。
可谓既有道又有术。值得再多看几遍,并进行实际操作。
意外的是,偶然在群中发的一张照片,被原画册官方收录。见下图。
一点感悟:
当参加的社群过多,可选择一段时期内在某个群中活跃,且要拿出满意的作品。
比如混迹摄影群,先整理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在社群中用作品说话。
10月按照这思路,重新混几个社群。
2.朱子先生摄影课
本来没有打算参加,结果被朱子先生盛情拉进群中。
朱子先生的课程特点:
1)课程会涉及到到很多摄影思维,零基础入门,通俗易懂;
2)每课布置一个作业,打卡前需按照既定格式自行分析;自己发现自己照片的不足;
3)老师会在群中对每张图片进行用心点评,经常出现老师的点评比拍摄者自己的分析还要长。
前几节课听得仔细,然而由于后期出差在外,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于是只得找到存货交作业。
好在9次课,也有3次课获得最佳奖项。
一点感悟
自己也拍了不少照片,计划研究下评论照片的通用思路;把旧照片,重新修图后进行摄影思路的分享。
也结合这两个课程,丰富完善下自己的摄影体系。缺的作品补起来,不会技能学起来。
三、三个星期、三个国家、三组朋友圈照片
这趟出差,时间跨度为三周,主要在三个国家,荷兰大本营,以及德国和芬兰。
1 荷兰
本想去看最古老植物园,去看伦勃朗的油画。但因参加故事营,时间有限而没出去浪。
但处处是风景,在一次赶飞机的途中,在机场平地电梯中,排到一组惟妙惟肖的剪影,十分满意。
(网络很差,在荷兰拍的照片,飞到荷兰才发成功)
一点感悟:
一张好照片,以能够述说故事为最佳。而精彩的故事,敲好就在我们身边。
多点敏感,多点视角,多点收获。
2.德国
客户的公司居然在乡下,且在旅游度假村附近,那就怪不得我工作日出去浪啦。
拜访完客户,回程途中,就让同事开车进了农场中。
大片整齐的葡萄园、苹果园,更诱惑人的时,居然还有成熟的葡萄和苹果挂在树上。
(我承认,我偷尝了一粒葡萄,好害怕,不会被抓吧)
(网络很差,在德国拍的照片,回到荷兰才发成功)
一点感悟
九宫格,如果把第一列放在中间会更好。如此整体的焦点都会在最中间,整体9张形成左右对称构图。
3.芬兰
芬兰是北欧国家,我住在首都赫尔辛基。搜了蚂蜂窝,发现景点稀少,且景色平平,也就少了兴致。
正要离开的前一天,下了一天大雨,越加没了兴致。
可早上起床一看,是一个nice day,阳光灿烂,更是未曾见过如此蓝的天空。
立马起床,绕着酒店附近的小山坡,转了一圈。最终满满收获,九宫格都放不下。
一点感悟:
图中的倒影,其实是一个小水坑,还没巴掌大,却能拍出整个倒影。
摄影时,不要小瞧倒影哦。水面、玻璃都可以制造出倒影。
图中的景色,所在地区,绕一圈也就一二十分钟,景色类型却十分丰富。
发现美,从小处着手,从身边着手。
一点感悟
剪影的照片,在摄影群获奖,而在朋友圈却被冷落;德国和芬兰的自然风光照片,虽然摄影技巧并不突出,却得到了n多人点赞。
如此看来,不同背景的欣赏者,对好照片判断不一;从令一个角度来看,朋友圈具有社交属性,而不是单纯的分享照片了。
四、四个新工具-电子书、幕布、藏书馆APP、iBook
一个顺手的工具,能够指数级的提高学习效率,堪比发现一个新世界。
1.电子书
一直偏好纸质书,以至于家里各个角落都堆满了书;一直以为,纸质书有感觉,看书效率高;而电子书,一句一句一字一字的看,极其缓慢。
然而在出差途中,需要10天每天看一本书,转述三个故事。于是只能硬着头皮用iPad看起电子书来。
竟也锻炼出了看电子书的能力,完全做到在1小时内快速看完一本书,选完打卡所需的三个故事。
2.藏书馆APP
最先由行动营老铁所推荐,因为家中藏书较多,也就没有关注。
就在大家讨论用什么APP看书时,我在藏书馆上面发现9本书。
藏书太强大,且免费,强烈推荐!
3.iBook(Apple Books)
一直知道苹果的这款看书软件,但一直没用。
一直也都知道epub格式的电子书,但不知道如何打卡而舍弃。
正在为第10本书《奋斗的正确姿势》发愁时,苑苑分享了epub格式版本,并说,iBook可以打开epub格式的电子书。
又是一个新发现,看书又多了种新选择。
4.用幕布整理思路
因为在飞机上,十二小时飞行,无法用简书写文章。
尝试幕布来梳理思路,而发现了幕布的强大之处。在它的辅助之下,可以快速而清晰的梳理自己的思路。
一点感悟
如果这次故事营还是和平常一样,待在家里;没有网络限制;可以随意看纸质书。
那么我现在,还是学不会看电子书,也不会用藏书馆APP和iBook去看书,不会用幕布去整理思路。以至于每次出门后,学习陷入停滞中。
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认为制造一些意外的震动,给身边的环境做一些改变,给自己带来一些混乱,一些极好的创新机会。
五、五次点评推荐语
写文章,不仅要自己写,还要去看大家怎么写,是否有借鉴之处。
点评组,十天活动,每天需要推荐优秀文章,每人需要写五个优秀推荐语。
1.推荐优秀文章:看完每组推选的优秀文章,可以看见大家的思路;
2.评优结果:去查看结果,反省自己推荐的文章为啥不是最多,进而修正自己的观念。
3.优秀推荐语:更要从文章中找出闪光点。
如此,不断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点感悟
自己写文章也是如此,喜欢的公众号、作者的文章,也要去分析、去模仿。尝试着给这些文章谢谢优秀推荐语,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六、六小时时差、六次领航员、六次最佳优秀、六次分享
六小时时差
出差欧洲,有6六小时的时差。
如果与国内习惯一致,每天下班后打卡,此时打卡期限已过,那是断然不行的。
换个角度,如果提前一天打卡呢?
于是这十天每天的作息如下。
第一天晚上:8点看书,10点打卡,11点写分享,12点睡觉。
第二天早上:5:30起床文章点评推优,7点写评语,8点分享,9点上班。
六次星球领航员
因为当地的晚上十点,正好是国内的4点。于是我很轻松的拿了6次星球领航员(第一个打卡)
一点感悟
时差,在以国内时间为准的社群活动中,均为劣势;三月份的清单营,我因为时差而放弃参与。
然后换一个视角考虑,提前一天准备,反而是极大的优势。
六次最佳优秀
1次最佳,5次优秀。
作为优秀收割机,有点落寞,但深知写作刚起步的自己,与群内大神相比,还需要更多的沉淀。
六次分享
在共读营,也获得了过最佳和优秀。但自己偷懒,每次的分享稿都是一样的,还找人代发。
而在故事营中,打算细心革面,用心分享。最终,六场分享不仅主题不同,更是符合故事营的节奏,分享字数超过故事营大家字数(799*10)
第一次,为活动第二天,分享自己因提前一天看书打卡而获得写作突破爆发的经历,鼓动全连小伙伴提前打卡。
第二次,分享我是如何写故事的,写故事的技巧。教授大家写故事的讨论。
第三次,分享极致打磨40篇799字打卡文章的经历,以及个人的成长。号召大家一定要极致打磨自己的文章。
第四次,分享如何看书选故事。如何构思故事。
第五次,分享我十多年不写文章、却在三季度频频获奖的原因。号召大家:写自己的故事、遇到不懂的就学 、写作一定持续去写。
第六次,为打卡第九天,分享倍速思维,故事营临近尾声,说明倍速思维的同时,号召大家不要偷懒,要常练习。
一点感悟
频繁的获奖,让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叹号存在;用心的分享,让大家更加了解我。
始终要做到,持续的发声,有质量的输出。
七、七次最佳清单
清单,即读书感悟,按清单体的方式写出来。
这个月看了15本书,输出读书感悟清单30篇。不仅在明月姐社群中分享,也在自己的社群中分享。
在明月姐社群中,更是获得了8次最佳优秀清单。
一点感悟
每次都把清单体输出,当做一次分享来做,面对制定的人群,即使千难万难,也只能默默去完成,且会想办法完成得更好。因为已经许了承诺,不想毁了自己的名声。
读书以及读书感悟,不仅要去做,因为这是写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要做好,不是摘抄,能给人启发,直接发文,那自然是最棒的。
八、八次优秀复盘
复盘,就是我了找傻逼的自己。
“每日复盘!呵呵”这是我对复盘的态度。 而现在,我会每天主动去做。
这个习惯,开始于明月姐的社群,我逐渐开始学会复盘;成型于我的一次元复盘,告诫自己“不要为了复盘而复盘”。
30天复盘,作为一个插班生,获得了8次优秀复盘。
30天复盘,每天花10分钟,重新在这些方面认识自己
学习
1.反思文章,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都要考虑读者
2.如何写故事,寻找既定套路,去学去练
3.如何有效学习英语,奔着目的
4.输入输出围绕一个目的,围绕写作来展开
5.10月日更
习惯
1.如何应付拖延症
2.如何改掉踩点打卡的坏毛病
3.提前准备,准备富足的时间和心态
健康
1.为啥每天五公里无法坚持
2.制定10月符合实际的运动方案,
工作: 见第九条
一点感悟
日复盘先比周/月复盘的优势在于:
1.节省回顾时间,及时反省当天所思所感所做;今天过后,很多细节和灵感便很难回忆。
2.层层递进,持续探索问题的底层原因;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让自己不再回避问题。
3.日复盘,会让逼着“没有可改进”的自己,不断去反省,逼着自己持续进步。
九、九个工作反思
就目前来说,做好工作仍是第一位。
很多问题,以前也想过,仅仅是一瞬间;没有记录,没有反思,只是停留在表面,疲于应付事。
这一个月,因为每日复盘,因此很多以前疏忽的问题,都重新发现记录并反思。
个人工作反思
1.钝感力:工作当中需要使用钝感力。反思工作中,跨部门工作沟通困难,喜欢怼别人,很多时候是少了钝感力。对他人的回应,不过分的敏感,专心做好自己,就事论事。
2.软技能:继续加强自己的软实力,以克服不确定性,工作的不确定性,组织的不确定性,以及整个大环境的不确定性。
3.快而不美:也就是快速而不完美。对一个任务,先快速开始,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快速响应,组件完善。先完成,再完美。
4.赞赏:团队中加大赞赏,反省自己赞赏得不够。
5.三件事:每日解决工作三件事,不贪多,如此周而复始,遗留的工作难题只会越来越少。
团队工作反思
6.主动性:工作中加强团队的主动性。由于工作性质,需要做好被动响应的工作,但同时
7.团队,还是需要向狼性文化看齐,不能一味和善。具体执行中,方法要狠,方式要柔。后续需要增大压力,整顿氛围。
8.成就感导向,工作中,找到组员的成就感方向,让大家不断往这方面去突破。
9. 当现有工作方案不成熟时,可以接着项目在短时间内完善方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一点感悟
带团队多年。一些人之所以工作没有起色,他不是不努力,而是不会思考。
只想着,这事我已经做了,领导不重视我;而不去想,我应该怎么做好?我下次改如何改进?
十、十月规划
坚持
1.(必修)每日英语:继续每天练习10分钟。同时在工作日,新增10分钟,在上班时间完成。
2.(必修)每日复盘:暂定沿用生命之花复盘进行复盘;同时探索是否有更好的复盘方式。
3.(必修)每日清单体:每日阅读,以清单体的方式进行输出。
新增
1.(必修)日更文章2000字,目前已在执行。前期训练2小时完成。
2.(必修)运动,目标:每天3公里/日行1w步/室内运动,三选一;措施:当天未完成,可有后补机制,
3.(选修)摄影分享,整理原有旧照片,重新修图,进行分享。可每周整理一次,然后每天在公众号或朋友圈进行展示。
4.(选修)在微信/简书完成日更文章1周后,尝试研究头条号,在头条上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