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乐心
《子不语》是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撰写。《子不语》得名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意即作者所述皆是圣人所讳言的怪异、强力、变乱、鬼神之事。将自己听到举凡神鬼、妖怪、狐仙,甚至奇人奇事,通通整理而成,描述故事简洁明了,刻画人物简练生动,语言朴实而自然。在不少篇目中,还展现了其放达、诙谐与幽默的语言特色,实不愧为一部由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文学家所创作的鸿篇巨著。
今读一篇《旁观因果》。虽是文言文,但读之甚有余味。讲的是一个姓马的少年每日喜开窗观望邻居,亲眼目睹了一件触目惊心的邻居失手杀人场景。
卖菊叟王某,每日在露台浇花。一天,一担粪者路过,欲帮忙浇灌。王叟厌弃,在推搡之间失手把担粪者推下滑坡。双桶压胸,当场毙命。王叟看人已死,怕吃官司。把尸体拖到干河丢弃。举其桶,置尸傍,叟归,闭门复卧。马少年没有报官,闭窗几日。官府速结此案,断为一桩意外事故。
九年后,马少年长大成了秀才。仍喜开窗看街市。又见一担粪者。他以为这是来寻仇的冤魂。但担粪者没去王叟家,而是入了邻居李家。李家的仆人正慌慌张张出门寻接生婆。他家主夫人要临盆了。老爷正往里屋走,另一仆人喊,“生了生了。”
马秀才再寻担粪者身影,毫无踪迹。他心里咯噔一惊:“原来是来投胎的。”
又七年,李氏儿渐长,不喜读书,好畜禽鸟。而王叟康健如故,年八十余,爱菊之性老而弥笃。一日者,马又早起倚窗。叟上台灌菊,李氏儿亦登楼放鸽。忽十余鸽飞集叟花台栏杆上,儿惧飞去,再三呼鸽不动。儿不得已,寻取石子掷之,误中王叟。叟惊失足,陨于台下,良久不起,两足蹶然直矣。儿大骇,噤不发声,默默掩窗去。日渐高,叟之子孙咸来寻翁,知是失足跌死,哭殓而已。
天下事,吉凶祸福,各有来因,当无丝毫舛错,而惜乎从旁冷观者之无人也。
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世间百态,因果原自有定数。
从小喜欢看蒲松龄《聊斋故事》,也喜欢编故事吓唬小伙伴。那时候,看到的都是离奇情节,长大以后,品味出故事里都是人间的辛酸和悲苦。那些冤魂鬼怪的真性情,有仇必报,有恩必还。为人之时,因羸弱遭欺,变身鬼怪,只为吓唬恶势力低头服罪。不管是蒲松龄还是袁牧,那些狐仙并非是蛊媚人心,她们都是善女子。只因受了前世的恩德,今世只为还报。那些女子,经过几千年修行,历劫,幻成人形,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前世今生的因缘宿主。化成丫鬟或是老婆来服侍公子,或是除恶扬善。等报完恩情,她们与人的缘分也就尽了,立即消失。
他们笔下的鬼怪,展现的是一种美好的人性本真,没有贪婪,没有卑微,是一种邪恶讨伐,伸张正义的形象,不求英雄光环,只求还与报的因果循环,让世间归于常态,这是最普通平凡的百姓诉求。她们连情爱都不敢贪图迷恋,因为人鬼殊途,终究不能长久。然而,如果不懂得报恩,做鬼也不能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