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学问皆有次地,有由易往难,也有由难向易,就如修行,有渐修后一朝顿悟,也有顿悟后启用渐修,但学习有三点狮子觉得务必重要:积累、坚持、悟性。
狮子个人是中医的粉丝,但对中医学问兴趣大于所知,究其根源可能是爷爷曾为部队军医,擅长针灸技法,后入西医门中,也渐渐不谈中医,但家中藏书不少,狮子小时翻看过一些,故觉得医者比较拉风,另狮子喜读古代小说怪谈,故对古文理解有一些基础,故读其中医古籍不太费力,故此爱好就保持下来,但狮子完全是理论派,未有临床做不得数,在此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整理出的自己特别认同的彭坚大神的学习心得。
其实大家爱好中医,无非是爱其神秘。中医的五行阴阳的理论弄得人晕头转向,宣传某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效果立竿见影,人们就是愿意迷信且神话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狮子私下对三个愿意学朋友做过中医分享,但当我嘶声力竭讲解的时候,对面伙伴要不昏昏欲睡,要不一脸懵逼,更有甚者问我这个字该如果书写,当教最后一朋友的时候,才分享到药性大纲的时候,让他熟背,提示他此为药性入门的纲领,那朋友背了几天问我说:“我背会了是不是就可以给别人看病了!” 当时狮子一万个草泥马在心中呼啸而过,既气愤又叹息,气愤的是此友把学问想的太过简单,没学走就想飞,这样如何能走的长远。叹息的是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心态,人们太想马上享受此学问带来的神奇疗效。但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疾病的科学,简单说就是治病救人的科学,和其他学问本质不同,若你学厨子没学好,做的菜最多让客人数落几句也没什么,倘若学医仗着自己的浅薄知识给别人胡乱治病,那就是草菅人命。故学医不可不慎重。
这几年养生节目中大行其道,节目中介绍一些偏方、单方来治疗保健,让大家养生健康本是专家好意,但细细想来,这和告诉阿公阿婆们,嗓子疼吃阿莫西林消炎的情况一样。但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需要复杂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对于疾病,应该是去找专业人士进行治疗,狮子没见过谁能自己看完解剖图谱便在家给自己做心脏搭桥手术的,但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凭着几本入门医学和养生节目就能治疗自己的疾病呢?乱吃偏方、单方和乱用抗生素导致身体紊乱的结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那到底学习中医的第一课是什么呢,狮子个人觉得应该是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的第一篇《大医精诚》,此篇如同西医的精神纲领《希波克拉底誓言》一样,此为中医的精神纲领,讲的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如何精心尽力研习医道,治病救人。若无领会此篇精意,就算技艺在高,那也只是一个医匠,做不得苍生大医。此篇必须反复诵读,了然于胸。
那接下来该如何学?狮子觉得有两条路可行:其一,可从《汤头歌》《医学三字经》《濒湖脉诀》等启蒙书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其二,也可以从《内经》《伤寒》《金匮》等高深经典入手,先难后易,高屋建瓴。狮子个人想法更偏向后者,其实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总是最初接触的东西印象最深,这叫先入为主。而学习一门学问,当然要先读其经典,经典必定是此学问最精华的部分,有个整体性和高度性的把握后,再分门别类去学习会更有进益。
清末陆九芝说过:‘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伤寒论》是中医的临床经方圣典,是中医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临床著作,是中医临床思维科学的典范。其作者张仲景师是集古经方大成之人,其文字言简刚中,把一个疾病从开始到完结的全部过程,有序地展示出来,并归纳了疾病千变万化的各个方面,并完美地、灵动地、全方位地表达出来,其指导理论为八纲辨证,其中所载方为古代的经典之方,不易之方,大多药物朴实无华,不奢谈五行生刻变化理论,重点突出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先让《伤寒论》占据了你的思维空间,让辨证论治在你脑海中深深扎下根来,就牢牢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和灵魂。但是,最好抛开注解,熟背原文,因为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不妨甩开他们,直面张仲景,感受原文,直接领会和吸取他的原始思想,自己去思考、去体会,将会受益终身。
至于《黄帝内经》,可以先读《内经知要》,掌握其精髓,因为全书涉及的知识过于庞杂,又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看病,不可读得太早,以免陷了进去,分散精力,迷失方向。等有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生阅历,才能真正读懂。
学医要从一家之言,取百家之长。例如,清初的三大国医:叶天士,张石顽,吴谦,皆有鸿篇巨制,都是临床高手。《临证指南医案》、《张氏医通》、《医宗金鉴》,任选一种,‘执一书可治天下病’。叶天士的术难读,因为全是医案,要一个个揣摩研习,但叶氏临床经验之丰,古今无人企及;张石顽的书深邃,病无巨细,都能找到治法,并且规矩井然,可备案头参考;吴谦的书通俗,一病一方,疗效可靠,平易稳妥,最适合作家传师授的教材。此外,妇科有《傅青主女科》,儿科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外科有《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眼科有《审视瑶函》,针灸有《针灸大成》,都是本学科的杰出著作,可师可法。另外民国大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中西结合的经典,不可不读(其实狮子个人觉得不必区分中医西医,弄得水火不容,两家只因哲学思想不同,故作区分,能治病皆是良医)其它如张景岳、徐灵胎、陈修园、陈士铎、吴鞠通、王清任、程钟龄、唐容川等医家,都对临床作出了突出贡献,其著作不可不流览,然而,要从中选择一、两家,读细、读精、用熟,以作为自己临床的‘安身立命’之本,再旁采诸家,以弥补一家之偏。切切不可博览群书而终无依托,泛舟学海而流散无穷。
学医要善于‘夺人之长’。即学习古今名医已经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医学有个特点,就是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有时更重要。一名医生个人的智慧、阅历、生命毕竟有限,治病完全靠自己在临床中摸索总结,几十年也熬不出头,要学会把别人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最终变成自己的经验。学中医的人还要有一双‘慧眼’,识得真货,更要有一份胆识,看准了就用。古今名医著作中介绍的效方,大部分是可靠的,但有时也难免掺杂水份,或有夸大不实之辞,拿来用过,有效,成我囊中宝物,无效,弃之亦不可惜,久而久之,就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经验。总之,只要怀着谦虚之心,好学之志,偷学的本事,实施的勇气,多读书,勤实践,善于将别人的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直接经验,就能打破常规,方能成才。
学医要抓住方剂这个核心。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方是中心,是灵魂。一首好的方剂,往往组方严密,层次井然,充满了辨证法,充满了结构美。象阳和汤的刚柔相济,六味地黄汤的补泻得宜,使你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构方的技巧。张仲景的二百余经方,至今仍效果非常,古今几十万首方剂,无不凝聚着创方者的心血。学方要潜心领会其风骨精神,用方要尽量使用原方,决不能自以为聪明,随意加减,否则,必将破坏原方的疗效。打个比喻,一首古代名方,犹如学书法一般,初学必须临摹,领会书法的每个笔画和笔顺,未临摹大成便随意加入自己书写习惯,那必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你能怪古方没有疗效吗?经方、时方、当代名医之方固然要学,但单方、验方,甚至江湖医生用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掌握一些。俗话说:‘单方气死好郎中’,有时辨证论治走到山穷水尽,改用个单方却起死回生,古今都不乏这样的例子。(此论点和上文说养生节目介绍单方不冲突,重点不在方子本身而在用),决不要以为学会了辨证论治,背诵了几百首汤头,就掌握了一切,须知在民间还蕴藏养着丰富的中医学成就,象《验方新编》、《串雅》、《理瀹骈文》等总结民间经验与江湖医生经验的书,其价值,不下于其它名著,应常备案头,随时参阅。
看医案临床要抓主证,解决主要矛盾。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古方为什么讲究君臣佐使?就是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而设。用药要单纯,处方宜精当,切不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一面也顾不到,喜开大方的医生,古人讥讽为‘广络原野,希冀一、二’,其实是心无定见,靠碰运气。如经方对证往往几味药便可治好主要症状,一症消失,便换一方,且不可像今人开药,一病十几味甚至几十味药,最后哪味药治好病也不知道的,一个方子不依据症状变化而换,让病人连吃一个月的药,病人最后苦不堪言,病也未有变化,狮子不知这到底是看病还是卖药。
古代中医有六难治 ,学人不可不知。第一,傲慢不讲理。难治; 第二,重财轻身。难治; 第三,穿衣不当,吃得不好,暴饮暴食,难治; 第四,阴阳失调,肠胃、内脏、消化系统紊乱,难治; 第五,身体赢弱,药都吃不下去,难治; 第六,信不相信医生,迷信巫术咒语,难治。故医者不光要明晰医理,还需明白世态人情,毕竟是病因很多都因为情志和习惯和生活地域导致,而且治病多是三分治,六分养,一分天意。
狮子也要劝各位好友三件事:第一,没有临床经验,光靠书本知识不可行医治病,第二,病人未求上门同时自己没有十足把握不得随意张罗医治,第三,用药最好先用草木类药物,不到必要时刻最好少用血肉有情之品。学医之人当有济苦之心,但毕竟没有哪种医术和方药是万能的,而且病情瞬息万变,所以要提前向对方说明清楚相关事宜和可能突发状况,待病人及家属同意后方可治疗,避免害人害己。
最后祝愿好友们都能有所建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都成为苍生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