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云“汉武雄威拓土疆,张骞受命使西方”,这句诗描述了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英勇行为。出使西域并非易事,张骞需经过一直与汉为敌的匈奴领地才能到达大月氏,在出使途中即使小心谨慎,但他仍被匈奴扣留。《汉书·张骞传》载:“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可见其在这十三年间虽经历了漫长的艰辛与磨难,然终不负首名出使西域之人的任务。河西走廊既是凉州词的词牌命名来源,也是边塞诗的故乡,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句。
王翰的《凉州词》有云:“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这两句诗道出了长安(今西安)是多少人心向往之的地方。长安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古代读书人实现理想的圣地。同在盛唐的诗人王维让我们不仅领略了塞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沧凉与壮阔,更让我们看到了长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与繁华。
与此同时,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又将我们带到了戍边士兵的身边,让我们跟着他们感受到浓浓的惆怅怀乡之情。由敦煌市向西北行出百余里,便是诗中所言玉门关,那里千里戈壁苍茫无际,人烟寥寥甚是悲凉,古国边界,多少戍边之人望向茫茫戈壁,虽壮怀激烈却多少有些怀乡之意,不是春风不度,而是愁绪难度!
杨慎的《敦煌乐》不仅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大漠飞沙的边疆画卷,更道出了出塞之人悲壮的历史故事。那时的敦煌还是北方的边塞苦寒之地,常会刮起猎猎西风,但即使是在此等苦地之中,也偶尔可见大雁高飞。每当日落时分,黄沙漫天飞舞,皂雕盘旋飞翔。此时此刻又如彼时彼刻,手持大汉旌节的苏武,马背弹奏琵琶的昭君,合上双眼是梦回汉家宫阙,醒来却又只能泪洒天涯。
丝绸之路的开辟便可让那些戍边之人和出塞之人对长安的思念不再是梦境,它不仅是一条饱含艰辛的回家之路,更是一条充满困难与挑战的经济和文化通道。敦煌便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是西域和内地沟通的纽带,在这里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相互交融,并向中原内地传播。因此莫高窟洞窟内的绘画和彩塑形象在与佛教有关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原民族美术的风格,是各地佛教徒修行、观像和礼拜的场所。莫高窟以其雕像、藏经卷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回望丝绸之路,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太过遥远,我们触不可及,而熟悉是因为我们还可以从敦煌莫高窟中感受那段伟大而又艰辛的历史进程。当代作家邱登城写道“莫高千窟列鸣沙,崖壁纷披五色霞,胡杨翠荫阁道外,九层楼接日光华”,展现了莫高窟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莫高窟的特级窟96窟,便是诗中的所言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7月的敦煌艳阳高照,热情似火,我们一行人参观的心情犹如这阳光一样热情洋溢。走进莫高窟,远远便看到这座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的九层楼阁。我们满眼期待的进入到洞窟内,迫切的看向墙壁两侧的壁画,但因为壁画基本上已经被损毁殆尽了,只能依稀看到壁画的遗迹,多少有些失落和遗憾。但当我们在游人的惊讶声中抬头,看到那座高达35.5米的巨型弥勒佛像时,那种遗憾瞬间被治愈,因为这座大佛真的震撼到我了。听讲解说这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被称为“北大像”。这座弥勒像面庞圆润,衣裙为唐朝流行的抹胸装,造型为女性形象,据说是根据武则天的容貌而作。这也足见唐朝时对佛教的重视及武则天对自己功迹的认可。
李白咏赞敦煌飞天仙女诗云:“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虽然我们未能亲眼目睹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但我们可以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中看到唐朝时长裙飘曳、翩翩起舞、凌空翱翔的飞天仙女形象,这也足以弥补未见之缘了。在整个莫高窟艺术中,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在敦煌随处可见各种飞天形象的雕塑或标志,这是敦煌特有的民族文化,也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记忆和感动。
莫高窟洞窟已历经千年,虽经自然风沙的吹蚀掩埋以及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窟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贵遗产。
一眼已千年,一梦入敦煌。在这个遥远的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是一座风吹不灭的历史,沙掩不住的光芒,它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让我们千年后还能感受那段盛世之下的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