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6〕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果”?
【译文】:
陆澄问:“知识没有长进,该怎么办?”
先生答:“做学问必须有个本原。应该从本原处下功夫。才会逐渐进步。仙家用婴儿举例子很贴切。比如应该在母亲腹中时,只是精纯的气。有什么知识?当出生后,才会啼哭。然后能笑。在然后能认识他的父母兄弟。再然后能站,能走路,能持物,能负重。最终天下的事,没有做不到的。都是应为他的精气日渐充足,则筋骨力量越来越强,聪明智慧日益开发。这并不是再婴儿出生的那一天就推究的到的。所以需有一个本原。圣人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长繁育’的境界,也是慢慢从喜怒哀乐等未发之中慢慢存养得来。后世儒者不明白格物的学说,见到圣人全知全能,就想在初学时达到这样的境界,哪有这样的道理?”
先生又说:“立志用工,就像种树一样。开始生根发芽的时候,还没有树干。等到有树干的时候,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后才有树叶,继而又有果实。刚开始种下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养育它就好。不要想枝叶,果实。空想有什么用呢?只要不忘下栽培灌溉的功夫,害怕没有枝叶花果吗?”
【详解】:
东西方在哲学上之所以不同,很大原因在于中国的哲学古籍往往开篇就告诉我们修行的终点。但西方的哲学典籍,往往开篇是细枝末节,慢慢往终点走。
例如《道德经》开篇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直接了当告诉我们,修行的终点,便是悟“道”。《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直接告诉我们大学讲的是什么。
而西方哲学典籍,例如《圣经》开篇云:“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后来才慢慢告诉读者最终目的。
举这几个例子并非说孰对孰错。我们要结合本段进行理解。
正因为中国的哲学古籍往往开篇点题,所以后世很多儒者重心便不在起初的功夫上。就像本段中阳明先生所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我们在修心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悬空而想。要脚踏实地的从0到1。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年代,西方哲学涌入,让我们可以结合来学习,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幸事吗?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