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gēng汤。
未谙ān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解
1、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嫂的口味。
译文
新娘三朝下厨房,洗手亲自作菜汤。不知婆婆啥口味,先叫小姑尝一尝。
赏析
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诗人描写了一位新嫁娘为了使婆婆满意,善于寻找办法的故事,她为了摸清婆婆的口味,请小姑先品尝,因为小姑最能代表婆婆,诗人对新嫁娘的聪明是欣赏的。这首诗具有故事性,充满了情趣与诗意,耐人寻味。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封建大家庭中,姑为一家之主,对新嫁娘是举足轻重的长辈。故在婆母面前,需倍加小心。新妇不知婆母口味,必须先意承志,以获欢心。于此,我们庶可揣摩新嫁娘在礼教重压下,“洗手作羹汤”时的谨慎之态。而小姑,正处于婆媳关系的中介地位。结末“先遣小姑尝”一句,乃全篇神光所聚,语少而意足。盖小姑当最熟悉婆婆品味、心理,故五字中新嫁娘那种曲意承欢又机警聪敏的神情性格宛然如见。全诗无形容,无铺叙,寥寥二十字,直白道来,如反复咀嚼,自能得其佳妙。
有人认为此诗是为新入仕途者而作。在情理上,作为新入仕途者的借鉴亦未尝不可。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寒微。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