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观影感很久了,一直被拖延症拖着,直至今天。
电影描述了70 80 年代的东北农村缩影,一个饱受内心折磨的成年人,在人生低谷时候迷茫失望,试图去寻找自己,却最终只能生活在臆想世界中而彻底疯掉的故事。
在知乎搜了观影感,有这么两句话深深的触动我的内心。
失语,并不是失去说话的能力与机会,而是失去话语的分量和权力。
在镜头中,树失去工作后回到农村的家里,试图和家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打成一片,凡事都去凑个热闹,在人群中想展示下自己的存在感。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便是,一个认识的人摩托车噌了小伙伴的车,小伙伴要那人赔钱的时候,树拦着说,这事算了,不用赔钱,算卖我个面,小伙伴接口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你算老几,你的面子不值钱。后来其他人在一片叫骂声中回屋继续喝酒了,树一个人默默的吸了几口烟,再也没有回到屋里。
我自己也在农村老家长大,在每个村子里,或者说工作后发现,在每个交际圈中,与其说都要有树这样类似角色的弱者存在,不如说每个交际圈需要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来承担所有嘲讽和无足轻重感,这样大家能够把所有的弱者情绪都投射到他的身上,然后轻而易举的原谅自己。而这一现象在农村尤为严重,是因为以往农村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除了种地没有其他办法来挣到钱,而权利更是一个人掌管几十年不会改变的,既不能改变经济状况也无法获取到权利赢得人缘和支持,那么通常这个家庭就会一代一代又一代的承载着这样角色,甚至会变成这个家庭的一种性格。
这种失语,会让你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而后你会越来越变的沉默,当身边的人都无法理解你都时候,你就成为了另类,你就被集体和团队嘲笑抛弃。
如果你要知道了我的过去就会原谅我的现在,我理解了树的童年,也原谅了他的成年。
电影里的年代,农村还很保守,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过去的习惯,却又不得不被社会的进步紧逼着前进,正如人一般,外在的东西改变起来很容易,但是内心的世界改变起来却痛彻心扉。树的爸爸,接受不了树的哥哥火热一样的青春,就用及其暴虐的方法结束了他的生命,而后自己也逝去,在树的心里留下了一辈子都抹不去的阴影。树想突破自己,每次有所突破的时候,父亲就会苛刻又严肃的出现脑海,仿佛告诉他你不能这么做,这么做是不对的。而哥哥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只是哥哥告诉他的是去跟随自己的想法。就这样树生活在矛盾中,常常找不到自己,而最终也如同父亲和哥哥的战争一般,父亲打倒了他。他没有从迷茫中走出了,而是选择活在了臆想的世界中。这样既不会背叛父亲,也活出了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五岁看老,包括近年来心理学上有很多案例试图说明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和弥补童年。一个拥有勇敢表达自己的童年,会让人更依赖自己,更迅速的成长。我讨厌苛刻严厉的家长,这类家长不是让孩子成长为自己,而是让孩子成长为家长想成为的那种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规划别人的人生,只是因为那是他自己的亲手骨肉。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传承,但绝不是百年家族里面的传承,这是大部分小家庭的急功近利,而大家族都是靠引导孩子自己想成为那样的人,而不是依靠这暴力去解决。但凡所有用暴力去解决的时候,都证明了我们的无能。
树挪死,人挪活。
在看影评的时候,会有人说,树先生就是曾经的我。而我却走出来了,树先生没有。这也许就是告诫我们自己,人活在总是要灵活一点,不用非要把自己逼到绝路了,要结束生命不可。你大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知道是否一转角就会遇到最爱的自己了呢。
写到这里,也给郁闷了很久的自己打打气,亲爱的,实在不行,咱们就换一个喜欢自己的自己也喜欢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