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很关心的话题:孩子的学习成绩到底和什么有关系?是后天努力还是学校教育?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就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比如:妈妈的心态好,孩子成绩就会好;经常走路上学的孩子学习好;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大研究成果。
1.有研究有成果表明:母亲心态好,孩子成绩佳。
伦敦经济学的研究发现,那些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取决于运气的母亲,他们的孩子十六年后,在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中成绩明显更好,这个理论的给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孩子一个理由:我的成绩不好怪妈妈,我学不好,都是因为你心态不好。
这个研究的依据的是对上百万年轻人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这项研究制作了一项关键人格特质——心理控制源的行程,心理控制源是人们对影响自己人生的能力的主观认识。
心理学中能够根据心理控制原量表,对人进行分类:内部归因认为自己能够完全掌控人生;外部归因则认为人生完全取决于命运。多数人的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研究表明,拥有强烈内部心理控制源的人,他们往往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生活方式也更健康。
参与这项研究学者科尔纳利亚说:研究清楚地表明母亲的性格会带来很大影响,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包括家庭背景、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和孩子自己的心理控制源,人们发现孩子内部心理控制源列表前25%的母亲,他们所生的孩子,在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总成绩,比排在后25%的母亲的孩子大约要高17%。
2.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网站刊登的研究结果表明:越喜欢体育活动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也就越好,而且女生的科学成绩似乎受益最大。人们早就猜测体育锻炼,能够提升脑力,但之前一直没有什么科学证据。
在这项调查研究中: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测量了大约五千名十一岁儿童的体育锻炼强度,这些孩子持续一个星期都带着用于测量运算强度的的加速器。
这些孩子在十一岁、十三岁和十六岁的时接触英语、数学和科学能力的测试,在十一岁去锻炼较多的孩子,在全部三个阶段、全部三个学科中的成绩都比较好,研究成果称:十一岁的男孩,每天每次锻炼十七分钟就能够提高分数,十六的女孩,则需要每天每次锻炼十二分钟,女孩科学课程的成绩提升尤其显著。
令人担忧的是:据研究人员观察,在十一岁的时候,男孩平均每天有二十九分钟的中高强度锻炼,女孩子大约有十八分钟,远远低于六十分钟最佳的锻炼时间。
3.走路上学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学习成绩。
走路的不仅是一种相当理想的运动,也有助于脑部发展。西班牙最新研究指出,步行上学的青少年它们的认知能力和成绩,会优于开车或者打公车到校的同学,其中更以十五分钟以上的青少女孩效果最好。走路上学好处多多,除了可以让学生早上的学习情况比较好,也可以和家长或者同学培养感情,还可以让上学成为美好的回忆,除此之外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甚至有助于独立性的养成。
无独有偶,还有多所大学针对五个城市、一千七百零十三到十八岁的男女学生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走路上学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开车或者打公车上学的同学要好。如果是走路十五分钟,或者以上的女生的效果会更好,研究显示,这意味着走路时间越长,对认知能力越有帮助,成果发表在小儿及青少年医学杂志。这表明:青少年时期大脑的可塑性最强,是刺激认知功能的最佳时刻,其中以女性最为显著。
4.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基因。
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英国中学会考成绩中有6成决定因素可能与遗传的智力有关,伦敦国王学院精神医疗研究所普罗米教授,他所做的这些研究还显示: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当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只占了三分之一,科学研究是对一万一千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英格兰、爱尔兰出生的双胞胎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学业成绩好坏基因是较大的决定因素。
普罗米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教育部门因为担心被说成是在学生身上贴标签,进而驳斥基因在学业方面的影响。实际上他的研究发现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学生因材施教,而不是现行的一级通用。普罗米教授说:进行某种形式的基因扫描,也许可以让学校在学生幼年阶段,就找出其特定的学习强点和弱点,发挥孩子的天赋潜能。
ps:本文根据齐顾卜老师微课整理而成,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