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乃树林的古名。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
这些路叫做林中路。
每人各奔前程,但却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仿佛彼此相类。然而只是看来仿佛如此而已。
林业工和护林人识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在林中路上。
马丁·海德格尔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这次我所阅读《林中路》几乎涵盖了后期趋于成熟的思想的所有方面。
《林中路》这本书分为六大部分:艺术作品的本源、世界图像的时代、黑格尔的经验概念、尼采的话“上帝死了”、诗人何为、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他们看似毫不相干,但实际上这些内容正如这本书的内涵:殊途同归。其中,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本质的思考成为这本书的一大亮点。
艺术作品的本源
在这一章中,海德格尔主要探讨了艺术作品的本质和存在问题,以及艺术与真理、世界的关系问题。
海德格尔在物与作品这一部分中对器具的阐述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器具是为了使用和需要所特别制造出来的东西,是功能性的物。这种物的特点是形式先行规定了质料的选择与安排。例如罐要有不渗透性,斧要有足够的硬度,鞋要坚固同时具有柔韧性。器具的器具存在就在其有用性中,有用性又植根于可靠性,器具在损耗消失的过程中获得了惯常性。器具之存在进入萎缩过程中,沦为纯然的器具,即无用和摒除了制作特性的纯然物。按我的理解来说,大概就像一支铅笔被用完,而它同时也无法被再制作。
海德格尔对于这些内容的描述引起了我对身边的事物重新思考的兴趣。在经过痛苦的阅读之后,这时候的我也逐渐感受到哲学的些许趣味。在哲学的世界里,我好像变回了刚出生的婴儿,而这时的脑子就是一张白纸,任由哲学家引导你重新认识世界。
让我们回到这本书的精彩之处:艺术。海德格尔对艺术进行了深入而生动的探讨。“只有思考、感觉的越少,事物就越是其本身”,海德格尔借用艺术作品中的农鞋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生动阐释。
根据梵高对一双农鞋的描绘,我们似乎无法从中确定这双鞋用途、归属,因为它没有沾染泥土的气息。
但是仔细看那张着大口的鞋舌处,我们好像能看到鞋主人无数次在勤勤恳恳地劳作一天后,匆匆赶到家中脱下这沉甸甸的、沾着些许泥巴的农鞋的场景。因为农人在劳作中需要这双鞋,所以其有用性得以体现,进而反映出其可靠性。农人也因为这双鞋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农人这里,鞋就是鞋本身。“在艺术作品中,存在者之真理已经自行设置入作品中了”,作品是对物的普遍本质的再现。
罗马喷泉
水柱升腾又倾注
盈盈充满大理石圆盘,
渐渐消隐又流溢
落入第二层圆盘;
第二层充盈而给予,
更有第三层沸扬涌流,
层层圆盘,同时接纳又奉献
激流不止又泰然伫息
作品与真理
海德格尔还提出了十分形象的概念:世界、大地。世界,存在者揭示自身的地方,它提供了我们与事物相遇的场所和理解事物的框架;大地则是一种自在的存在,更为原始和基础,它限制着我们的理解和活动。
读到这里时,我的眼前好像显现出一副图画。大地和世界不断的交融、争执,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之中,不断寻找真理与本质。
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建立一个世界和制作大地乃是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
真理与艺术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是艺术。
依于本源而居者
终离弃原位。
——《漫游》
艺术作品揭示了现实世界的真理,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世界的真实面貌。
置身哲学的世界,就要将自己当作初生的婴孩,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追问。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写到的:“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