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我很有钱,但我不快乐」,帖主本硕博毕业于国内一流高校,从事证券行业,年入200多万,年龄接近35岁的男士,至今未婚,一个人住着黄金地段大房子开着豪车,物质生活已然非常富足,内心却十分孤寂,没有热情去恋爱,不愿意交没有价值的朋友。曾经把赚钱作为人生最大的目标和动力,如今变成了有钱人,内心却一点也不快乐。
看完帖子,我在想,幸福到底是什么?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 丹尼尔.吉尔伯特 研究幸福很多年,他认为幸福有三个组成部分。
◎情绪幸福。
大多数人所说的幸福可能就是这个。这是一种由外部事物引发的稍纵即逝的主观情感、体验或状态。一个人会因为看见蓝色而高兴,会被某部电影所打动,会觉得大峡谷的美景非常震撼,会在喝了一杯美味的牛奶后而感到满足。
◎道德幸福。
这种幸福与美德交织在一起,它更像是一整套哲学态度,而非自发的主管感受。如果一个人过着有德行的生活,他可能会感到十分满足。
◎判断幸福。
这种幸福常常和“对于” “为了”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人对于去公园散步感到开心,或为刚刚得到小狗的朋友感到高兴。此类幸福涉及对于真实世界的判断,而非转瞬即逝的主管感受,但却可以作为过去、现在或将来潜在愉悦感受的来源。
不管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更幸福,一个人的幸福和哪些因素相关?
哈弗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长达75年对268个哈弗本科生追踪研究发现:生活中唯一真正重要的东西就是你和其他人的关系,友情和亲情对幸福来说至关重要。
亲友的情感支持能让我们冲破人生的重要艰难险阻,并持久地享受幸福的甜美。与其他因素相比,友情和亲情与幸福的联系最为密切。人到中年,这是唯一能够预测个人幸福水平的因素。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多年来一直在研究人际交往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他说:在某种程度上,人类很像蜜蜂,进化过程已经让我们习惯于生活在高度社会化的群体中,离开了蜂巢的人往往不再那么出色。
人际关系越紧密越好。
有研究发现,除非一个人能够真正品味到甜蜜的爱情,否则他的幸福水平就无法跻身前10%。美满婚姻也很重要:40%的已婚人士认为自己“非常幸福”;而在从未结过婚的人中,这一比例只有23%。
除了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外,对幸福非常重要的行为还有:
◎经常助人为乐。
◎列出值得感激的事情,这能让你体会短暂的快乐。
◎培养感恩之心,这能让你体会持久的幸福。
◎与爱人分享新奇的体验。
◎当被所爱之人伤害的时候,反射性地宽恕对方。
那么金钱会影响一个人的幸福吗?
美国幸福研究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 每年挣5百万美元的人并不比年入10万美元的人开心多少;只有在年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区间内,收入的增加才能显著增加个人的幸福水平;一旦超过5万美元,金钱与幸福就分道扬镳了。
这一发现对现实生活很有价值,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金钱未必能让你更开心,人们更需要亲密的朋友和亲人。
当我们弄清楚了幸福是什么和什么因素相关后,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帖子的主人不快乐了。这位男士35岁,未婚,没有关系亲密的爱人,没有温暖和乐的小家庭,没有关系铁的交心朋友,一个人独居,可能和父母的关系也不够亲近。在人际关系上,他缺乏亲密的情感支持,自然内心的孤单寂寞无处诉说,辛福快乐离他很远。
作为一个普通人,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保障生活,一个亲密爱人时常相伴,一个贴心的孩子承欢膝下。父母虽不在身边,总是经常关怀,当遇到困难时,兄弟姐妹总是主动伸出援手,常常令我感动至极。当我郁闷无聊时,要好的朋友一起聊天吐槽,便很知足,简简单单却很幸福快乐。
愿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亲密的关系,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