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都是为你好!”
“你怎么不给我买房买车?”
原来我们都在使用情感勒索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是小琼这三十年来常听父母说的话!
23岁第一次参加工作的她,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工资卡,妈妈说:“你还小,我给你保存,这都是为你好!”
25岁她恋爱了,对方是一个普通工人,妈妈说:“那个条件,太差了,分手吧!我都是为你好”
分手后的小琼很伤心,和那个男人偷偷摸摸断断续续的维持了五年的恋爱关系,这期间他们都重新恋爱过,也相过亲,总是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如意。
这个时候父母开始催促小琼结婚,曾经那个他们看不上的男人在他们眼里成了唯一能拯救自己女儿的英雄,此时妈妈说:“女孩大了都要结婚,快点随便找人结了吧,我都是为你好!”
这一次小琼没有采纳父母的意见,因为在工作的这几年她见识了很多东西,上了研究生,再去看曾经的那段感情她觉得自己很荒唐,所以她拒绝了父母的建议。
可这个时候她也失去了最好的选择机会,30岁对女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坎儿,一旦过了,找对象就有点难度,偏偏她的见识让她不愿意随意的嫁了,而自己又无法对自己狠心,这个时候小琼对父母的态度变了!
“你们为什么不给我买房子?”
“你们为什么不给我买车?”
“都是因为你们才让我嫁不出去的!”
这些是小琼经常抱怨父母的话,因为她发现单位很多同事都有父母给买的大房子,高档车,还有人父母给买了别墅,而她则什么都没有,因此她把自己嫁不出归因为父母没有给自己太多的经济支持。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相互抱怨在亲子关系中非常常见,父母经常说“我是为你好“带给孩子的却是约束和索取,而孩子则反过来开始要求父母为自己负责,索要更多的东西,这就像是个可笑的循环,大部分陷入的人却不自知。
这种现象其实是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由从业45年治愈过几千人情感关系的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她的《情感勒索》一书中提出的。
苏珊.福沃德在书中写道:情感勒索是行动中一种最有力的形式,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会用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手段勒索我们,如果我们不照做,就有苦头吃了。我们被迫于勒索共舞,却无法跳好舞步,也看看不透舞伴的心思。
情感勒索是关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父母会勒索子女,丈夫会勒索妻子,上司会勒索下属,同样子女也会勒索父母,妻子会勒索丈夫,下属也会勒索上司。
当关系中的一方恐惧,焦虑的时候他们就可能变身为勒索者,而剩下的一方则肯能成为了被勒索者,这种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互相勒索的误区而不自知。
一旦关系中出现了情感勒索,我们的情感关系的质量就会下降。最明显的表现是:
情感勒索会让被勒索的一方对自己失望,失去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就应该听从勒索者的摆布,而且这种情况还会无休止的循环下去,就像最初小琼对父母言听计从,她会把父母任何的建议和要求全部合理化和正当化,虽然在这段关系中她非常的痛苦,但她总会找到忍受的理由,这种压抑曾经让她身患重病,甚至不惜和男友分手也要满足父母的愿望。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小琼最终会成为父母情感勒索的忠实的受害者,随着情感勒索在他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小琼的感受越来越不好,这个时候她选择了减少和父母沟通,同时也吝啬付出自己的感情,当时父母需要她做些什么的时候,她首先考虑到的就是他们是不是又想伤害我。
结果她和父母的关系就变成了彼此抱怨和相互勒索,并且谁看对方也不顺眼,虽然他们还同住在一所房子里,内心戒备却犹如陌生人一般。
要想解决关系此时的问题,就需要让情感勒索停止,我们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认识情感勒索的真面目。
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书中指出了情感勒索者的三个工具和六个阶段:
情感勒索的三个工具:恐惧,责任,罪恶感。
情感勒索罪会通过制造恐惧,比如说:”你不听我的,你这辈子就完了!“”你如果不给我钱我, 就说你不孝顺。““你不同意我的要求,我就告诉所有家族的人你虐待老人。”在这些语言之下,很多孩子都会遵从父母的意见,这就是制造恐惧。
“我生了你,养了你这么多年,你不应该为我花点钱吗?”“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你才没有离婚的。”“你们样了我干嘛不能再给我能多的东西呢?”这是通过唤起对方的责任意识,让对方被控制。
“你不能去约会,你说好和我们一起过节的。你出去了,我们老两口会孤单的。咱家也没有什么亲戚,你想毁掉这个新年吗?”这是当初小琼想要和某一任男友一起出门旅游时,父母说的话,这些话很有效的唤起了小琼的罪恶感,最终她选择留在家里和父母一起过年。而那位男友则因为她经常约不出去,或者出去就要带着爸妈而和她分手了。
六个阶段:
1、要求,情感勒索者会提出某些要求,这些要求不是商量,而且不允许丝毫讨论和改变,他们说出的话就是他们的目的。
2、抵抗 ,被勒索者听到他们的要求之后,并不是一开始就会同意,他们也会表示“不”,并且想要抵抗。像最初父母要求掌管小琼所有的工资卡的时候,小琼并不愿意,她觉得自己可以学着去管理。
3、施压。面对被勒索者的抵抗,勒索者首先就开始施压,他们会让被勒索者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没有能力,而勒索者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她好。小琼父母解释说自己知道各种理财的渠道,可以等她结婚的时候给她攒更多的嫁妆,比她存在银行好多了。
4、威胁。当被勒索者还是不愿意的时候,勒索者快就开始采用威胁的手段了,比如被人都是这样做的,你不这样做就是不孝顺,你想让大家知道你有多不孝顺吗?小琼往往因为这个威胁很容易的就妥协了。
5、屈服,被勒索者屈服。
6、重启。
可惜事情不会以被勒索者屈服结束,勒索者会根据被勒索者的屈服过程发现被勒索者的弱点,他们的情感勒索游戏一次比一次玩的好。情感勒索因为这六个步骤就成了死循环。
认识了情感勒索,我们就可以试着摆脱情感勒索了。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给我们三个步骤sos: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 、制定策略(strategize)。
第一步,停下来:
当发现自己被情感勒索的时候,首要的工作就是什么都不做。我们不需要马上回应情感勒索者的要求。如果对方要求我们尽快答复,我们可以继续用拖延的策略,告诉对方我们需要考虑以下,至于具体时间则要根据事件的重要程度,越复杂的事情自然需要多多的时间。
当小琼父母再次提出需要她出钱让他们出国旅游的时候,小琼说自己需要考虑一下,父母暴跳如雷,一直游说她说错过了这次报名就会涨价了,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小琼只是说需要考虑和询问一下。
第二步:冷静观察
一但我们想要从情感勒索中抽身,我们就需要搜集信息以决定如何回应情感勒索者,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化身旁观者,在观察自己及对方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在这里最简单快速的方法是思考勒索者到底想要什么?他们是如何提出这种要求的,是含有爱意,还是语带威胁还是很不耐烦。想想自己如果并没有马上妥协对方会有什么反应。(请把这三个问题写在纸上进行作答)
下面是小琼根据父母提出要钱出国旅游写出的:
1、他们提出去国外旅游是因为见到了大舅妈一家去了,为了面子他们也要去。
2、他们先是说大舅妈出国旅游的钱都是表哥出的,然后说如果我不出就是不孝顺,他们会告诉所有亲戚,我是个忤逆不孝的女儿。
3、他们很生气,父亲暴跳如雷摔了碗筷,妈妈则说很后悔生了我。
接下来我们需要想想自己面对情感勒索者要求的反应:你怎么想的?你的感受如何?你的引爆点是什么?
1、我很痛苦,觉得自己没本事,不能给父母足够多的钱让他们出国旅游。
2、自卑,伤心,绝望。
3、当他们说要告诉所有亲戚我不孝顺的时候,我往往就会答应。
第三步:制定计划
当我们可以让情感勒索暂停,并且去搞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妥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制定改变的计划了。
想要真正的改变我们还需要做三件事:
1、约定:自己和自己郑重约定,自己已经是一个有选择能力的成年人了,自己要为自己负责,再也不会为情感勒索退让,要做完全的自己。
2、声明:告诉自己”我承受的了“。
小琼遇到父母发脾气和说要告诉所有亲戚她不孝顺的时候,她就会焦虑恐惧。她当用”我承受得了“这句话安慰自己之后,逐渐的父母的那句威胁不再有效了。
3、采取行动
面对情感勒索,看清楚了,也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妥协,剩下的就是行动起来了。
其实我们不光要看清楚别人是如何勒索自己的,同时也要看清楚在这段关系中自己是否也成了情感的勒索者。
小琼在反思父母行为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对父母的抱怨和要求,其实就是一种情感勒索,只是她的情感勒索更加隐蔽。因为看清楚了自己,她更愿意为自己承担责任,他们的家庭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