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札记】父母篇(24)一以贯之,无处不在!
原文摘抄:
“学以致用”这四个字实际上是不分先后的,不是这边学了那边才用,而实际上是学用一体,不可以有先后之分或者割裂开来,如此的学习才是最高效的!
学是为了用,也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为了有效的用(或者说解决问题)才学的;学不是盲目的学,无目的的学,不是记忆一堆的知识和道理;学习贯穿始终的是要时时联系自己的生活,联系自己,联系自己的家庭、孩子、事业,如此的学习才是有效和高效的。
而用的时候更是要把你所思所学的内容用出来,而不是来这里学的时候是这么学,而用的时候又是原来的那套方法和习惯,如此的学习就是无效和无用的了。
也就是你的言谈举止、所思所想是否能和你所学的是一致一体?还是说你认为内家心理学就只是在老师这里管用,在工作室、在课堂上管用,回家后就不灵了?
如果是这样,那你就依然是不会学!
我的感想:
“学用一体”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其实真正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有时候看似我们在很认真的跟着老师学习,但学习的效果却不好,或者说我们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其实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我们反思自己的时候了,上一节老师也说,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不断试错的,其实我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不能跟在老师身边学习,所以每突破一点对我来说都是很难的,都是需要不断试错的,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很辛苦的,但就算辛苦有时也是找不到出路的。
老师这篇文章中的这个学员是属于不会求助,不会主动和老师建立关系的,而我其实也是这样的人,在与人建立关系这个事情上,我一直是很退缩的,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果不是看这篇文章,我好像也没有发现自己是这样的人。
原文摘抄:
但因为你在自己过往的生命中,你体验到的从来是孤单无助的,甚至如孤儿一般的孤单无助,从来都是没有人帮你的(在你的信念层里是这样的,虽然这不是现在的事实),从来都是你去扛起一家老小的重担。
所以,就算时至今日,你还在为了孩子而到处学习。你还是想,你得再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如此你的孩子就会改变。
“只要我努力,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我只要在努力一下,事情就会不一样!”
这是你事业成功的基础,更是你这么多年来解决问题的信念之所在。但同时这也是你的老鼠圈了,因为你努力的心灵底色是拯救孩子,是对孩子的内疚,更是对孩子受任何一点点苦的于心不忍,宁可自己来努力,宁可自己来奋斗!
一个从小没有被人支持、呵护、爱护过的人,虽然可能会变的很顽强、很努力;但这个顽强努力里面,因为没有被深深的支持、呵护、爱护过,所以她心灵底色就会是焦虑的,就很难是踏实的,是无忧的,是宽容的,是心安理得的,是理直气壮的。
所以,你根本停不下来!甚至你根本做不到,客观理性的看待你的孩子,更不用说我要求的“心狠”了。
所以,我上次才这样告诉你,你要学会(深刻的)看见自己的失败,要学会(深刻)承认失败,要学会对自己的这个无效的努力死心,你要停下“无效努力”的步伐,你要学会让自己休息,你要学会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你要装死,你要让自己快乐,让自己有价值。
我的感想:
看完老师说的这句段,我就只是感觉到自己很累,很累,很累啊,其实我早就想放手了,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努力(当然是我所谓的努力),这几天在写和孩子的互动复盘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的努力都是无效的,就像一个笑话,一个深刻的让人难受的笑话,这种所有努力都彻底失败的感觉真的很难受,但这就是事实,是我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我知道只有让自己一次次的去体验这种失败,我才可能真正的放手,放手之后呢?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我需要让自己彻底死了心,改造孩子的心。(写到这里有一些不确定,有一些心慌,我不知道自己慌什么?这种慌是一种对于放手的不确定性的慌,看来还不够,还得来啊!)
原文摘抄:
所以,我上次给你的建议,你要求旅行一趟,你要去放松一次,你最少要为自己快乐开心一回,你的品尝过一次你和孩子断开WIFI的体验,你得品尝一次,你真正的不把注意力放在儿子身上后儿子的改变。如此,咱们才可以从容不迫的使唤孩子,用孩子,推动孩子!
你的老鼠圈、你家的老鼠圈才有可能开始变慢乃至停下来!
我说的是,你不停下脚步来观察你的孩子,做不到仔细去思考对策,不去想孩子为何会有这些思想,还有你要怎么样对峙他的思想上的种种问题。却只是一味不停的想做点什么,一刻都停不下来,根本不反思你所做的行为是否是有效的!
(我在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就是求内心的安慰,最起码说明我做了,至于效果如何可以先不用考虑,当然有时候不得不得去做一些无效的事情也是为了让自己好过点,毕竟焦虑起来,还是很难受的。)
因为我每一次对你的指导,你都没有真正的消化,我点出你的问题,你都没有往自己身上用力啊,我一直提醒你,你的焦虑,你的不受控的努力情结,你的孤单无助感,这才是问题所在!你要想各种办法对峙自己的这个部分。但实际上,你却是没有警觉的一次又一次被这个非理性的力量带着走!一直身处“老鼠圈”中而没有自觉!
而实际上,我恰恰一直在帮你的啊!我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来协助你真正的内省,真正的把力用到自己身上,真正的跳脱老鼠圈!而这就是从你的无意识当中解脱出来的根本办法!这也是你要学习的内省之道了!
这才是学以致用,要这么学也要这么用!
我的感想:
学以致用就是把力用在自己身上吗?就是不断的对峙自己的老鼠圈吗?对此我感觉自己有些似懂非懂的,我理解的|“学以致用”是把所学运用在生活中,也就是“术”的部分,而老师所说的“学以致用”是用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的老鼠圈,对峙自己的老师圈,一直到自己从这个老鼠圈里解脱出来为止。我不确定自己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其实两种说法都对。
原文摘抄:
而你若是搞明白,确认了问题是在这里,那么带着这样的目的来学,那么学习效果就是不一样了,你就会发现人生处处皆文章了。
别人为何没有这样的老鼠圈?
别人是怎么回事?
别人是怎么学习会有效?
到底我怎么了?
那老师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对待休学孩子的?
老师是怎么教学的?
老师是怎么应用的?
原理又是什么?
这个原理我可以验证吗?
与我的生活,我的孩子是不是一致呢?
如果是,我们家怎么了?
如果不是,那是哪里不一样了?
不一样的地方是我认为的?还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是我没有找到的?
那我要怎么做?
如果你能这么思考,其实你就学对方向了。
我的感想:
在看札记跟着老师文章学习的过程中,我总觉得差了什么?就比如老师用这个案例来说明“学以致用,学用一体”,因为我没有能在老师课堂上有更直观的感受,所以我在看这个案例的时候就会感觉不是很完整和脱节,有些地方就没有办法理解和体会到位,我就感觉自己是在猜,而不是明确的能知道老师要教给我们的内容。毕竟老师的札记是来源于真实的督导课堂,但又因为保护案例中个案的隐私而要做一些处理,最终用文章呈现出来后还是会有些不能连贯的感觉。看来要想真正的学会老师的东西,还是要长期跟在老师身边才行,最算不能上年督导,那最少也要每年去一次,并积极参加青稞组织的各项活动,这样才能更真实的学习和理解老师所要传达的东西。
我以前就会觉得老师的东西我已经学的七七八八了,但其实现在我越学才越发现还不到老师内容的十分之一,看来内心浮躁的人就是容易自以为是,当我越来越踏实时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欠缺的东西需要学习。
内家心理学《札记】父母篇(24)一以贯之,无处不在!》学习完!
静 子
2021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