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质—其实游戏本身不是孩子最要关注的东西;事实上,孩子正在把自己孤立起来,同时也不跟家里任何人交流。技术本身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工具,具有能让生活丰盈起来的强大力量,但它所取代的东西(跟家人相处的时间、朋友间面对面互动、学习时间、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也都非常宝贵,而技术不断地训练大脑去期待不间断的刺激,这实在让人深感不安。
玩游戏能广泛开发四个有用的特质:①成功在即的紧迫感——立即采取行动去解决障碍的愿望,同时坚信自己可以成功;②强化的社交能力——研究表明,在我们与别人玩游戏之后,即使赢的是对方,我们也会更喜欢他们,这是因为一起玩你让孩子罗列出学习的哪些环节会用到手机,让孩子认识到,手机和学习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挂勾的。让孩子把手机当做一个学习工具,而不是娱乐平台。
孩子和游戏的关系:你要告诉孩子,手机是“帮他们完成部分学习任务”而不是“代替他们搞定所有学习任务”。 不能让孩子养成什么都要求助手机的习惯,即便是在学习中。安排专门的“不插电学习时光”,如果有需要用到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任务,也专门在“插电学习时间”里集中处理。
具体话术可以是这样:“你看,我发现学习也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用到手机,甚至有的环节不用到手机会更好,我们规划一下怎么使用,应该会让你学习更轻松一些。”
有的电子产品有专门的“学生模式”和“应用锁”功能,在提前知会孩子,交流到位的情况下,可以把这些功能打开。游戏会建立信任感;③越玩越带劲——我们更乐于努力赢得胜利,而非放松或闲逛;④史诗般的意义——玩家更喜欢依附于那些令人敬畏的宏大任务。麦格尼格尔说,这四个超级影响力能把人塑造为“被超级赋能又心存希望的个体”。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电子游戏会让多巴胺水平达到峰值并引发心流。这两种表现是需要孩子足够专注并长时间思考才能获得的。由于孩子接触了新技术,他们的大脑与父母和前几代孩子的大脑“完全不同”。这种变化的一个表现就是许多孩子无法忍受哪怕一分钟的无聊,也无法容忍一次只做一件事。,尽管人们通过媒体不断取得联系,但当代年轻人越来越感到孤独、疲惫和被孤立。
让孩子罗列出学习的哪些环节会用到手机,让孩子认识到,手机和学习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挂勾的。让孩子把手机当做一个学习工具,而不是娱乐平台。你要告诉孩子,手机是“帮他们完成部分学习任务”而不是“代替他们搞定所有学习任务”。 不能让孩子养成什么都要求助手机的习惯,即便是在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