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提质效,党建引领促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下,筑牢基层堡垒、建强先锋队伍、强化治理之力,已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筑牢基层堡垒,为乡村振兴强基固本。在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使其成为党员活动、群众议事、便民服务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如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打造“田间课堂”“云上党课”,让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建强先锋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部分农村党组织存在的软弱涣散问题,各级组织部门应当在选好育好管好干部上下功夫,持续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发挥“头雁效应”。例如,浙江省实施“千名好支书”培养计划,县级党委直接抓村“两委”干部集中培训,通过“导师帮带制”培育出大批致富领路人,带动薄弱村集体收入增势可观。

强化治理之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标志着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浙江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一中心四平台”治理架构,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内。江苏昆山设立“文明积分超市”,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体系,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实践证明,只有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才能解决好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现代治理扎根乡土,传统乡村必将实现秩序重塑、活力迸发,走出一条乡村善治的深层蝶变之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