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已装了一个系统之后,整天把它搁置在哪里,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
——没有。因为CPU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不一样的。
大脑也是如此,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
我们平时做的事情,比如读书、比如写字,这些就像是桌面上的各类程序,一眼就能看到。而思考就像是后台运行的程序,花在上面时间不容易被看到,它们很容易被忽略。
这些时间,被叫做暗时间。
就像沙漏一样,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则颈部较粗。而颈部较粗的沙漏,能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时间。
暗时间这个概念,是刘未鹏提出来的。
他一开始在博客上写自己在学习、个体心智的发展和成长方面的实践经验,后来,他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暗时间》这本书。
这本书上市四年间,印刷了15次,总印量达7万册,要知道一般的书,印个5000册就不错了。
这本书主要有三个板块:第一篇是如何有效学习;第二篇是如何有效思维;第三篇如何解决问题。
今天的笔记整理的是第一篇:如何有效学习。
02
利用好暗时间
爱好学习的人不少,现在到了年底,很多人开始了总结:今年一年,读了XXX本书,写了XXX篇文章,某一个爱好完成了XXX小时。
我们习惯了按照投入时间来评估我们的成长。但实际上,刘未鹏指出,投入不应该只是时间,应该=时间*效率。
原因很简单,我们做一项事情,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但实际收益/效果并不见得一定成正比。真正理解一个事物,吸收一项知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这个推理的过程就是思维时间,也就是暗时间。
看看身边那些那些学霸、那些进步很快的人,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看书、写字,这些时间我们有目共睹。但促成他们进步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投入了足够的思维时间,这些都是在我们看不到的。
高效学习,必须保证足够的暗时间。
刘未鹏认为,高效学习有三个重要的习惯:一、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二、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三、抗干扰。
要实现这三点,首先,一次只做一件事。
多线程操作看似效率高,但实际上任务每切换一次,人的大脑就要重新调整和适应。这一点程序员们很有体会,任务切换需要后,耗费许多额外的时间,无形当中浪费了很多时间。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事情就不会有这些时间损失。
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是非常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方法,还有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对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帮助。
设计你的进度条
我们在下载东西时会看到上面有个进度条,完成了百分之多少。这个设计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不给任何的进度提示,只是在完成之后才弹出一个完成消息,中间没有任何动态变化,你有怎样的感觉?
会很着急吧?甚至有些人干脆把程序关了,不等了。
如果有进度不断更新,那么对整个过程耗时的心理感受就会远低于实际值,相当于给了一颗定心丸,让我们知道,不用多久就会完成。
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将目标分割成一个个的里程碑,并将里程碑分割成清单,那就相当于有了进度条,你就能知道事情在不断的进展。如果没有这个分割,那么整个任务和目标就只有两种状态:完成和未完成,人就会陷入到焦虑当中,甚至提前放弃。
因此,在事情要做的时候,要在几个重大步骤有清晰的界定,对耗时作出靠谱的上限估计。
不要过早地退出循环
在遇到问题时,不妨用外脑,在论坛搜索或者是找相关的专家咨询。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踩过的坑里尽是前人的脚印。
不要因为一时摸不着头绪,找不着出路就退出,而是要问一问自己做出退出的决策,是否给予足够的信息,有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其实人天生对新事物有好奇心,不同的是有的人的兴趣只持续几天,当遇到第一个困难时,他们的兴趣就熄灭了,而另一些人的兴趣火花会变成火苗,火苗会变成火种,一直稳定的燃烧很多年。
区别他们的并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性格里有没有维持兴趣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只要你选择的方向不算太不靠谱,你能够坚持不懈地专注下去,最后必然成为高手。虽然世上很多成功,带有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但是,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一个人有专注和持之以恒的性格,任何领域都能成为专家。
另外,刘未鹏还提到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不要害怕尝试,自尊心受到的打击不算实质性的损伤。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不管多纠结,也不要从纠结中逃离,推延作决定。好好思考和调查后,做出一个决定,并坚持下去就好,只要不是太不靠谱的行业,持续的积累总会让你成为高手。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如何有效的进行记忆与学习
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因此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应该是这样来衡量:当需要使用知识的时候,相关知识是否会自动地从你脑海中蹦出来。
在记忆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将多的回忆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位置等,一并进入记忆,这样提取记忆的时候,线索更加的丰富更容易回忆起来。
把要学习记忆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便于理解,理解的知识才能记得深刻。
记忆之后便是应用。对于应用知识,作者分享了一条很好的经验:
要定期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将这些知识抽象提炼出一般规律,这样一来,这些知识运用的范围就会更广。另一方面,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也要对问题进行抽象分析,找出它的本质,从而有效地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
简单说来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个过程依赖的是人类强大的归纳整理能力:泛化、推广、举一反三、抽象。
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别忘了将问题抽象,剔除不相关的细节,使问题从一个特定的分支向上抽象,从而归属到之前泛化过的结论。
了解到这些记忆的规律之后,我们来看看作者提出的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它们的时候自动从大脑中蹦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半天没有头绪。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内学到的东西,通过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2、创造回忆的机会: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整理笔记,进行重读并分类;写文章进行输出。
3、设身处地的“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一方面,当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快速地揣测“某某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么做?”另一方面,当别人出现问题时,努力设想,如果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地,会怎样做?
通过别人的替代经验,自己的虚拟经历,来获得尽量多的信息,能够加速自己的成长。
4、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将周围人的经历,或者是通过阅读和观察到的他人经历,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常常能够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论。
“观察”和“比较”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我之前做过某件事情,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失败了。当有一天我看到或者从书中阅读到有人做类似的事情成功了。那我通过比较自己和他的差别,大致能够推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之间成功概率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进行分析的样本大小很关键,另外,要警惕“沉默的证据”、社会偏见和自利归因。
比如在阅读名人传记时,我们要知道,不论是自己本人写的还是传记作家通过访谈写的,都会有意无意的犯事后偏见,最常见的是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忽略机遇的要素,将偶然看作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