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关于厨房的书,有人写,就说明有人愿意把本应该属于鼻腔和舌尖的快感分享给眼睛;有人读,就代表有人想要和食物一起感受从厨房到餐桌到嘴边的神奇旅程。
这并不是本教授下厨房的书,而是个靠厨房的温度疗伤的故事。吉本芭娜娜的治愈文字让两个悲伤的人变成了一段美好的爱情,甚至让冰箱都变成了温暖的存在。
一口法式舒芙蕾,纽约、巴黎、伊斯坦布尔三段悲伤人生。也许味觉才是与情感最紧密的好朋友,也许一锅饭菜真的可以拯救一场悲剧。
相比前两本,这本相对学术,但是其实与人类学无关。放下论文、拿起厨具的庄祖宜,用既学术又不高高在上、不端的笔触,记录自己在专业厨房和厨艺学校的故事。
与你远隔几个世纪的美食家,用论哲学的方式去思考、去谈论,包括但不限于美食,更有食欲、肥胖症。你能全面了解美食的优劣,并且能在充分了解劣势之后仍然爱它。
日本人对四季十分敏感,也十分遵循“不时不食”的规则。即使便当,也要根据季节的轮转、食材的变幻,让午餐时间变得美好而健康。有食谱的同时也有故事与文化,一本书可吃一年。
我的自我概念中确认的第一个美食作家就是殳俏,看她写吃,似乎自己也能吃到。难得的事是,她不仅是位美食作家同时还是个煮妇,两种身份并集才能成就一本好吃的日记。
小时候总是惊讶于家里做饭的总是女人,而餐厅做大拿的却多数是男性。或许厨娘是不如大厨专业,却有份比对客人爱得多的、对家人三餐的专注。
没有高清无码全彩图的陪衬,只是少量手绘黑白插图,便可作点缀。正如书中谈的上海小菜,饕餮吃多了的老克勒,也非常需要经常吃吃家常。
和你共进晚餐的人很多,陪你吃早餐的人却很少。50道或精致或快手的食谱,让起床气消失,让一整天从清晨起就沾染厨房满满的元气。
从填满书房开始,愿你的厨房,时常飘出饭菜香,也愿这饭菜香啊,能够抚慰你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