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鸟类爱好者。闲暇时,我总爱背着长镜头的相机,游走于山川绿林、湿地荷塘,走入鸟的世界,近距离对鸟进行拍摄。
我喜欢拍照翠鸟,是因为翠鸟头大颈短、嘴长而尖,背和面部羽毛翠兰,特别漂亮。在古代,人们把翠鸟视为好运、吉祥的象征。所以,翠鸟的美丽和好的寓意,是我追拍它的理由。
我追拍翠鸟是动了很多脑筋下了很大工夫的。翠鸟特别机警,动作速度特别快,很难接近。为了隐蔽自己,我在湿地和荷塘特意搭建了一个临时小屋。经过我长期的观察和总结经验,发现别的鸟类起飞前都要先蹬一下腿,而翠鸟不蹬腿,却是在起飞前缩一下肚子。掌握这个规律后,我追拍的镜头多数获得成功。我从32岁开始,每年都追拍翠鸟,已经追拍快十年了,兴趣仍然不减。
春季是翠鸟寻找伴侣的季节。夏季是翠鸟夫妇共同育儿的季节。在这两个季节,翠鸟的活动非常活跃,我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拍鸟,每天都沉浸在拍鸟的乐趣中。
有一天,就在我全神贯注地观察一对翠鸟表情达意时,阳光透过通气孔洒在镜头上,镜面反射出一道光。不经意间,我瞥见了镜中自己的倒影——那布满皱纹的眼角。这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在同一个镜头的双重镜像里,一边是一对恩爱的自然生灵,一边是逐渐衰老的孤独肉体,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这样突兀地对视着。
看着镜中自己的皱纹,我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我突然感觉,皱纹如干涸的河床,蜿蜒着十年缺席的时光,心里感到特别地厌恶和丑陋。回想自己近十年来,除了上班之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中来,对家庭不管不顾。老人让妻子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以及接送上学,全由妻子负责。如今,读高中的女儿快毕业了,可是,她从小到大我一次也没有参加过她的家长会。
更让我愧疚的是,妻子从来没有埋怨过我,独自承担家庭生活的压力。我曾经问过她:“怎么看不到你的笑脸?”她说:“爱笑的人眼角容易出褶子,你没看见我眼角皱纹增多了吗?再说,家里总得有人不笑才能撑得住呀。”现在想起来,我真傻!她也是有工作的人,而且工作也很忙,家庭的负担已经使她不堪重负,她能笑得出来吗?她根本不需要向别的女人那样刻意去减肥,我记得她结婚时体重126斤,现在不足100斤。我看着她那瘦弱的身体既痛心又后悔,这些年,我没有一次去关心过她,没有一次考虑过她的感受。我既不是一位好丈夫,也不是一位好父亲,更不是一位好儿子。我连一只翠鸟都不如!反思到此,镜中翠鸟交颈的剪影渐渐模糊,一滴泪顺着眼角的皱纹坠入取景框。原来这十年,我拍下了千百双鸟儿的眼睛,却始终避开了妻子眼角的皱纹。
我开始思索,决定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和妻子一起分担家务,抽出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老人,疼爱妻子,关心孩子。
我说到做到。有一天,我开着车带着妻子去乡下看望双方父母,老人们特别高兴。妻弟说我“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虽然说是嘲讽,但是也是他真实的意思表达。我唯一的做法,就是让太阳照常从东边升起。我每天早晨起来做好早饭,让妻子多睡一个小时,就这短短的一个小时,就把妻子乐得合不上嘴,还说她太幸福了。她真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那一天,我主动参加了女儿的家长会,把女儿高兴得,在那么紧张的学习状态下,还给我端上一盆洗脚水。我终于明白,爱是相互的,不能一味地索取。我的身心回归了家庭,每天都能看到妻子的笑容,只一个月她增加了2斤达到破百的体重。
有一次,我下班回来,无意听到女儿问她的妈妈:“我爸像脱胎换骨了一样,一定是您‘教训’他了吧?”
“你可别乱说呀,我还纳闷呢?”妻子笑着拍了女儿胳膊一下。
那一天,妻子终于忍不住问我:“老公,这一个多月,你的举止行为咋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暂时保密,找个机会再告诉你。”我向她做了一个神秘地动作。
夏日的一天早晨,妻子坐在车上,以为我拉着她去乡下,却被我拉到了湿地公园。
在湿地公园,妻子进入我搭建的拍鸟小屋,看到那些可爱的翠鸟高兴极了!尤其是看到翠鸟给雏鸟示范捕鱼的耐心,雄鸟捕鱼喂到雌鸟嘴里的爱心时,竟然感叹道:“鸟能如此,何况人乎!”
妻子靠在我的肩膀上,喃喃地说:“老公,我明白你为啥像变了一个人的秘密了。我很高兴,我的忍耐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抬起头注视着我:“你真是一个晚熟的人,到了不惑之年才长大!”
妻子的话,既是表扬,更是埋怨和批评,我全接受。我感谢妻子多年的包容和付出;我感谢观鸟镜头上的那束阳光,因为它的出现,才使镜头出现双重镜像,让我看到了违背初心的自己;我还感谢翠鸟爱的行动对我心灵的影响和改变;我更感谢自己,爱心没有完全泯灭,有知错就改的魄力和力量。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都是行者。让我们透过生活的镜头,去发现自然与自我的双重镜像,在生命的交融与碰撞中,找到爱的智慧和力量,书写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