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简单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层云、积云、卷云;能通过观察天空中云量的多少,来判断天气现象,比如说晴天、阴天、多云。这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就是用简图记录云量和云的分类这一部分。其实如果是层云、积云、卷云这三种云,学生要进行认识与区分是很简单的,但是实际上的云是变化多样,形态特征也不是那么明显的,我带学生到操场上观察云,其实感觉区分还是有一点难,我很想将根据云的高度不同分为低云族、中云族、高云族,科学家分的十类云说清楚。但是感觉给学生讲太复杂了,学生记不住,我有时候也不能准确区分云。
聚焦:云是天气日历中要观测的一项基本天气特征。那云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前面水在自然界的三态变化,学生已经知道云是有海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后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组成的。再这里,我补充到当在高空中温度很低,那还是小水滴吗?学生自然理解高空中的云是由冰晶组成的了。
探索:云的形态多种多样,而且变化多端,我们怎么去认识云呢?分类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云。我按小组将云卡片分发下去,学生尝试给云进行分类。如果在这里老师直接介绍分类方法,可能学生可以区分层云、卷云、积云,但是就没有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征的能力,也不利于后面学生认识了解高积云、卷积云等等。然后小组展示学生对云的分类,老师重点介绍积云、层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再出示一些各种云的课件图片,包括基本的层云、积云、卷云,还有拓展里的卷积云等等,为什么把拓展中的云也在这样进行介绍了解呢,第一个原因是担心外出观察云回来后,时间不够,第二个原因是,成都的云的形状特征不是那么明显的,在第一班里学生就问到我感觉今天的云像积云,可是又像层云,有的还说三种云,今天的云都不像。所以我将后面拓展的云提到前面来介绍了。
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把天空看作一个圆面,并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以上要通过估计的方法来区分。然后图片展示几种天空云图,让学生判断云量,然后判断天气现象。
出示观测任务:1、观察云的形状,然后画在活动手册上,标注是哪一种云。2、观察云量,用画圆涂阴影的方式记录,标注是哪一种天气现象。外出观察云的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有时候云的特征不明显,很难准确区分。第二个难点,学生在估计云量时,也不准确,有学生有疑问,这半边天空没云,那半边天空有云,看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