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拿刀切菜时,会忍不住想到切到手的画面;
在教室里上课时,会担心吊扇是不是会突然掉下来;
站在高处往下望时,脑子里开始有个声音告诉你:跳下去;
看到别人表演,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自己在台上的样子,并感到羞耻。
......
大多数时候我们知道这些想法和念头并没有意义,但是大脑就是无法“听话地”终止这些念头,这是为什么呢?
无尽的念头--后抑制反弹效应
举个例子,你和男友分手了,你告诉自己不要再想他,可是脑子这时候好像不好使了,满脑子都是昔日和他在一起的情景。你痛苦地砸自己的头,质问自己为什么就是忘不掉。
强迫症患者脑子里出现的无法控制的念头会更加广泛,越是叫自己别去想,越忍不住去想。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有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有时候可能是我们脑子里的不经意行为,当我们刻意转移注意力时,思维也开始出现无意识的“自主监视”行为——监视自己是否还在想不应该想的事情,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事情的关注。这时候,就感觉大脑好像不听使唤了。
比如明明想睡觉,但思维却清醒着。对于这种无论是相对轻微还是致命严重的心理角力,人们的典型反应是努力去忘记,将它推回我们思想的“背面”,或者将其代表的主题改头换面。
我们的大脑有时候会出现某些垃圾想法,这些想法只是意识流中的一部分。这些垃圾想法是无意义的,如果你忽略或不对其进行注意,它们会随着其他想法淹没在意识流中。
穷思竭虑式强迫思考
有一种强迫形式,在众多的强迫症中,显得有些“滑稽”,那就是“强迫性穷思竭虑”,发作时患者脑海里会被无穷无尽、毫无意义的问题淹没。
比如高中时期我们知道了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客观事实,也了解到了行星运转的一些基本规律,但强迫症患者的关注点往往不在这些方面。
当患者开始认识到这些问题时,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为什么地球要绕着太阳转”、“为什么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既然作用都是由于力而产生,那么第一次推动星球的力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星球之间会有引力?为什么这个力是有规律有轨迹的?”…
如果针对日常生活来说,这些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显得有些滑稽。
但是对于穷思竭虑型的焦虑症患者来说,越是想不出答案就越痛苦,越是想不出答案就越是停不下思考,内心也会无比的焦虑。(不过也许伟大的科学家就是这样诞生的)。
念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念头的本质是情绪,也是对外界的反应,念头无法被消灭,也无需被消灭。只需要转化了内在的情绪,念头自然会改变。
强迫症的念头也与大脑有关
强迫症患者其实近似于动物的条件反射,当大脑不断加强某一方面的刺激后,负责那一方面的大脑区域会变得非常敏感和容易兴奋。而此区域的异常兴奋发达,是以牺牲其他区域的正常运行为代价的。
所以你会发现强迫症患者,往往导致强迫的某些观行为会非常发达,而其他方面会变得很差,比如有的人对周围环境很敏感,但记忆力却变差,控制情绪的部分也会变弱,导致情绪容易激动或者抑郁。
因为这时,强迫症患者的大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器质性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发达的右脑。这会引起睡眠障碍和很多情绪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这种变化会在多年的刺激后慢慢固定下来。
如何缓解念头反复出现?
对于头脑的念头,既不要被它掌控,也不要与之对抗,否则将陷入与它无休止的“纠缠”中。当你觉察念头在纠缠你时,你需要允许它的存在,又不必把它当真,你只需要去作用于真正有效的地方去做情绪释放。你要明白,你头脑里的那些念头,只是被你内在的情绪所驱动的,它们会随着情绪的转化自然改变。
还有一个辅助的办法,就是把你担心的念头全部喊出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喊几百遍,这股能量就会释放很多。或者把担心写出来,都是有效的辅助办法,你可以试下,情绪被释放后,你会觉得很神奇,怎么一点也不担心这些了,因为恐惧释放啦。
当然,有的朋友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就是被这些念头无限地缠绕着,已经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念头。这时候建议找专业的心理人员做疏导比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