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有好几天没去书馆,这天去了,发现试读活动又继续了好几次。同事给我这本书,说很好看。我这个年纪的书女,似乎都开始喜欢看绘本,似乎是想把自己小时候没能享受到的读书机会都一一补偿给自己。这本不厚的绘本被归类为心灵读物。我也的确看了很多的心灵类的书,经常是很快就能翻看完,有时候确实也能让人觉得很温馨。然而有些书,类似励志书,教导人如何认清自己的内心,如何把握好当下,要活在当下,却很少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我受益于不多的几次读书会活动,老师在讲授《弟子规》的时候,会穿插很多身边的故事,自己一段时间之内的困惑也就随之化解了。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是个很脆弱的个体,尤其是在这个灾难多发的世界。于是拿到这本书,试图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来宠爱。
这本书已经翻看了很多遍,中英文对照,除了字体偶尔不太容易入眼,其他都还好。我更喜欢那些画。我喜欢三毛小时候的状态,当一个人画画不好的时候,她会更善于用文字来描绘心灵的感悟。在这里我就用文字试图诠释一下几幅画在我内心留下的痕迹吧。
第一幅画:
一只小猫手里握着一支蒲公英,它对着蒲公英吹一口气,种子们就顺着风,撑着各自的小伞,飘荡,寻找目的地,开始新的生命旅程。我自己也很喜欢吹蒲公英,设想自己还是个小女孩,穿着可爱的、雪白的公主裙,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采摘蒲公英,喜欢它们无论是金黄色的花朵,抑或是毛绒的种子。很多女孩子,也和我一样,喜欢那种纯真的幻想。每当对着蒲公英吹出这么一口气,便会毫无想法地笑出来,不知缘由地开心起来。不必时时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不必去想很多烦心的事情,只要一支蒲公英,便可以拥有实实在在的快乐感觉。
第二幅画:
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蓝天,白云,那个每天工作的太阳,大海,沙滩,波浪,排成队伍的海鸟,沙滩上的草……一切都很静谧。我们有多久没有接触过大自然了呢。对外界的逃避,让很多人选择了宅在小小的卧室,靠着网络与外界交际,靠着电脑游戏来寻找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多久没有好好的吃一顿饭,有多久每天对着电脑,看着漫天的信息像白色垃圾一样飘在眼前。轻易就会觉得很累,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去接触外界。在网络上讲话可以滔滔不绝,但出门买包泡面,就懒得说一句话。现代生活的便利,让人们失去了很多纯朴简单的生活能力。我们要接触大自然,甚至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报名旅游团,而这样的旅游,还是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有一次。我们窝在水泥钢筋铸就的狭小空间里,连视野、心胸都变得只有房间那么大小。怪不得那么多人都在抱怨,同时又在向往住在海边的渔民生活。却也只是想想,说一说而已,人们只是被选择,却从来没有勇气去自己握住生命的钥匙。
第三幅画:
看日出。狗狗和主人,在海滩边的星空下,等待日出。夜色渐渐地褪去,星辰也暗淡了下去,一轮初生的太阳,象征着新的希望,在海平面缓缓地出现,继而跳出海面,稳稳地挂在半空,给整个世界带来温暖和生命的力量。我似乎能感受到同主人一样的欣慰,以及和狗狗一样的欣喜。记起一个冬日,我在寒风中等车,看着对面平静的海边,看到一轮血红的太阳,从容地从海边冒出头来,它殷红的色彩让我内心透亮和轻盈。天气虽然寒冷,但观望过那次日出,却是我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如果就这么在海边待着,一整天,恐怕都不会厌烦。
我想起,曾经和好朋友在傍晚跑去月亮湾,我们一起去看那些小小的水塘和水草。也有一次心血来潮地和一位年轻的女老师一起骑车去月亮湾,吃着零食,聊着女孩子们都会聊的各种心事。一直到天都黑了,风也大了,才走路回来。马路上没有北方惯有的灰尘,只有干净的沙子。路的周边,都是松树,春天的时候,会开出明亮黄色的花朵来。
有时候,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个生命,都是我们的天使,他们守护着我们,教会我们如果放下心事,变得纯净快乐。他们治愈我们的伤痛,让我们得以健全地度过每一天。每当我们心情晦涩,这些记忆就会给我们重生的力量。
如果我们手边有这样几幅画面,或许这几幅画面,就是我们通往欢乐的窗口。
相信我们的造物主,相信我们每天都理应拥有最大的幸福。
2010.08.11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