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几个朋友聊天
A突然问起来,你们对自己的35岁有没有什么规划啊?
我问她为什么定在35岁,还不是30岁。她说那个时候孩子已经上学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问她有什么打算,是辞职开个咖啡厅,做个小店,还是继续现在的工作? 她开始犹豫了。 开个咖啡厅,光装修就要10几万了吧,再加上地租。各种成本,至少20多万起步。
B说创业风险太大了,目前没风险但利润大的就是做餐饮,但是我之前一个同事回老家做麻辣烫,坚持了几个月倒闭了,还不如上班挣的多。
C说现在摆摊,做早餐夜宵都是很有搞头的,只要不怕苦,能够起早贪黑,愿意去学各种餐点。
大家一来一去,讨论的热火朝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越讨论越没主意。 人们总是潜意识里面想找个最稳妥,0风险的项目。前期做各种准备,最后还是败给了风险。即使10%的失败率也是足以阻拦踏出的第一步。
当前很多人的心都是很浮躁的,心里有万千个想法,实施起来却连第一步都踏不出去。尤其各种社交软件或者视频媒体。到处都是鼓吹着一夜暴富的神话,本来安定的心总是被撩动。本质上大家都有颗不甘平凡的心,看着同样的人成就更高,难免会心有酸涩,心生仰慕或嫉妒。很多人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心里只会更加的焦虑。找朋友聊天,如果是刚好同样状况的人,这种焦虑只会加剧。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看看能否让自己对事情有更积极的看法:
1) 试着让自己慢慢沉浸在工作里面,在工作中找找寄托乐趣。将自己的心态拉回现实中,焦虑感会慢慢的消散。只有劳动才让自己快乐。有时候过度的焦虑恰恰是因为自己太闲了,不能专注自己的工作。
2) 多看看书,跟积极的人交流想法。 有时候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对社会,人生,对自己有了怀疑。这个时候不妨试着提高自己的学识,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增强自己的修养。
3) 没事多考几个证,有备无患。 很多时候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当前工作的不满。 心里有很多不安定因素,对将来有畏惧的心态。 这个时候只有提升自己,让自己不断的学习新技能,才能保持竞争力,对未来掌有主动权。
其实适度的焦虑可以让自己多审思自己的不足,激励自己变的更好,愿大家都能适度的焦虑起来。更加乐观的生活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