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并不高,走走停停,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虞山之巅。地势平旷,再向前走一段距离,就是虞山山城。
虞山城墙东西走向,长约1400米。城楼虞山山门居中,往西南城墙延伸至西城楼阁、阜成门,往东北至镇海台。登上城墙,常熟城尽收眼底。
虞山城墙始建于唐代武德年间,距今有1380多年历史,原为土城,1341年至1368年由土城改为砖砌城墙,1553年曾经重建城垣。城墙在历史上几经重修,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现代在明城墙基础上修复的。
此段城墙,素有“江南小长城”之誉!依虞山山巅而建立,地势险峻,尤以其西段为最。马哥我俩游览了西段。
城墙砖石借鉴了长城的浇筑方法,古朴而坚固。由城墙最高处向西,行7百余米,到达最低端,落差有几百米。城垛,敌楼,烽火台,配置齐全,巍然屹立,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马哥和我默默不语,肃然起敬。那青砖,锈迹斑驳的炮管,台阶上的凹痕,都在述说着当年抵抗清军的悲壮历史。
从上下来很容易,但从下往回走,就要耗费相当大的体力。每段台阶少则五六十阶,而一百多阶的占多数。
平缓些的,呈现三四十度,六七十度的也不在少数。往往是站在最末一段的台阶向上仰望,一百多个台阶陡峭上行,似一段铜墙铁壁,森然矗立面前,直上云天。
只有气喘吁吁,小心翼翼地爬到顶端,才能看到更高更陡峭的城墙,在更远的地方等着你来。
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如此险要的雄关,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明朝最终还是被女真灭了。
历代统治阶级,往往国破身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宁予外寇,不予家奴”,这些傲慢,陈腐,视民众为草芥的统治信条。
当年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向崇祯帝提出,割让西北一隅,封王,白银百万两,从此归顺政府,内遏群寇,外剿清妖。
若统治阶级能够顺势而为,接受李自成的条件,清妖何愁不灭?何至于山河破碎,身死国灭!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历史的尘烟早已散尽。但愿这样的悲剧,今后不再上演。
回到主城楼,已经精疲力尽。
下城,下山,吃饭。找了家湘菜馆,大快朵颐。作为哈尔滨人,我们都喜欢吃辣的。我们辣并快乐着。
马哥开车,所以我们都没喝酒。几杯淡茶,我讲述在公司里,朋友和同事们的热忱互助;一起回顾多年前在韩国公司旧闻轶事;古今中外,家庭琐事,无所不谈,逸兴横飞。
饭后,我们一起逛了几家商场,马哥马嫂给我做参谋,帮我买了几件衣服。
最后,喝了杯咖啡。分别的时候到了,广博明天有课,不然我们准备在常熟住下,晚上好好喝一杯。
道别,互相勉励,要坚持锻炼身体。
难忘的一天。期待下次再见!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