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75,11-7-9,告子章句上7-9》
【"心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今天是丁酉年庚戌月甲午日,九月十三,2017年11月2日星期四。
先解四个概念:理、义;刍、豢。
"道在事物为理,从心裁处为义",这句话,用现代语言表达是说,理和义是大宇宙和小宇宙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我们理解宇宙的历程,是通过认识自身起步的,两者互为参照,反过来,我们拓展的宇宙知识又会促进我们对自身的理解。如果说"理"代表大宇宙的话,"义"则代表我们自身的小宇宙,是判断和认识的主体。
理,我们通常理解为规律。规律没错,但是窄了,因为规律不是本质本身,更不是大全全体,而是截取了其中的一段加以揭示和归纳总结出的经验知识,我们命名为规律。规律实用,方便套用,但须警惕便利带来的麻痹导致的僵化。
结构,是对"理"更好的理解角度。大宇宙和小宇宙有同一性结构,也就是说,它们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我们判断的依据,突破点往往在于对结构的认识。差异固然无处不在,同一结构使一切同归于联系之中。这就是作为结构的"理",和作为判断的"义"。人类的知识和认识,判断和决策,就在理、义同构的运行中联结为一体。不然,我们不仅无法理解宇宙,也无法理解个体以外的群体和社会。
中国人很少将"理"理解为"理性",中国的启蒙运动寻求的不是西方启蒙运动所追求的理性力量,而是救亡图存为目的时代出路,这一选择使得中国的启蒙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的策略。理性,这一西方启蒙运动的集大成者,并没有成为中国引进的主要思想资源。
刍,是指草食动物,如牛羊;豢,指谷食动物,如猪狗。古人活得比今人精细啊!
之前的前三节,孟子重点阐述"人心是一致的"这样一个命题,运用的是"形而下者为之器,形而上者为之神"这一传统思想资源,通过口、耳、目三个"形而下的器"具有天下同然的一致性,说明"形而上者"的人心,也具有天下同然的一致性。在"心"与"人人"之间搭了一座桥梁。
这一节则具体论述"人心的一致性"的原理,孟子说,人心的一致性在于理、义二字。
心在哪儿呢?线索就在理和义二字。
心无定体,心是以理为体的。这个理,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理解时就是天理,我们常说"天理人心",这个成语化的组合反映了"理"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本体论层面上的地位。理在人心的一致性特质,使得"理"不是个别的特殊的能力,人人都本然喜爱天理。
心无定用,心是以义为用的。这个义,就是判断的依据,融铸了知识、理性、情感和精神。义在人心的一致性特质,使得"义"不是个别的特殊的能力,人人都本然裁断合宜。
圣人是我们的楷模,那是因为圣人之心,合于天理,察于人情,义无不宜。但是,为什么圣人是圣人,而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呢?按说圣人也是人,我也是人,根据"类同性同"原理,圣人能做到的,人人都能做得到,圣人,只是先于我们觉悟到理义的人罢了。
那么,差别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对于理所当然的,圣人照着做了,照着做的也会成为圣人;对于其所以然的,圣人察无不精,察无不精的也会成为圣人。
理义在人人心中,不只使圣人愉悦,也使人人都愉悦,就好像牛羊猪狗的烤肉,不仅使圣人享受口福,也使人人都享受口福一样。这种同然的一致性,是因为圣人和我们一样,也是人,不是神,类同性同。而那些为暴为虐的恶人,是因为良心陷溺,自己把人人具有的同然之心丢在一边。所以,孟子说,"非才之罪",不是人类本身的过错。也就是说,人性本善。
最后,为什么孟子如此坚持"人性本善"呢?为什么坚决反对"无善无恶论"、"善恶并存,习俗决定论"以及"善恶并存,天赋决定论"呢?不做具体展开了,但要时时问问下面七个问题:
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分立的还是一体的?
二元的还是一元的?
分开的还是统一的?
天人合一还是人天悬隔?
万物一体还是人主宰万物?
辩证统一的还是时间轴上单向度的进化论的?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